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In this article,the vertical components of the continuous waveform data of 90 seismic stations in Ningx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record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are used to obtain the Rayleigh surface wave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images in the study area( 101°- 112°E,31°-42°N)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noise imaging,with period between 6s - 50s and resolution of 0.5°. The Yinchuan basin in the 6s - 26 s period obviously shows a low velocity anomaly,which is not uniform and has a tendency to gradually weaken; the Guanzhong Basin in 6 s-22s shows a strip of low velocity anomaly and demonstrates a transverse inhomogeneity,where velocity in the southeast is slightly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west. In the 30s - 50s period it shows that in the Yinchuan graben basin and its southern area,there is a large low velocity anomaly area,which moves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It shows that between the main active tectonic zones,like mountains and basins,there are obvious geomorphologic boundaries. For example,the deep fault near Liupan Mountain is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wo large tectonic unit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of China. The inversion results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stratigraphic landform.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artificial seismic section tomography across the basin.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ynamics of active tectonic zones and the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2.
运用随机函数理论,系统研究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能量场的前2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能量场时间因子出现明显上升变化,可能是该次地震的中短期时间异常特征;而主要典型场的空间等值线形成局部能量高值异常危险区,该区域可能是芦山7.0级地震的中短期空间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ERDAS IMAGINE 9.1中LPS模块针对卫星影像、数码航片、普通框幅式扫描后航片进行DOM制作的过程。利用LPS模块,通过全数字工作站上采集的等高线、高程点、特征线、特征点,制作相关DEM数据,来纠正影像得到相关的DOM产品,然后对DOM数据精度进行统计分析,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使用了宁夏及邻区90个地震观测台站资料,反演得到了该区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层析成像结果。选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通过对台站对间进行波形互相关和叠加运算,得到各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使用CPS(Computer Programs in Seismology)软件测量得到了4005条瑞利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选取信噪比大于10的经验格林函数对频散曲线进行了筛选,提取了3182条台站对间的频散曲线,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周期6~50s,分辨率达0.5°×0.5°的瑞利波群速度分布图像。银川盆地在6~26s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且盆地内部的低速异常呈现出不均匀的减弱趋势;关中盆地在6~22s为条状低速异常,呈现出东南部的速度略强于西北部的横向不均匀性;在30~50s呈现出在银川断陷盆地及其以南存在一自北东向西南走向的大区域低速异常区,且表现出山地与盆地之间的主要活动构造带存在明显的地貌界线,即六盘山附近的深大断裂是中国东西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反演结果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地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和银川盆地与穿过盆地的人工地震剖面结果吻合,为该地区活动构造带的动力学和强震发震机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地震波形数据,选取震级范围为ML1.8~6.7,震中距小于800km的1 820个地震事件的16 156条Pg波到时数据,对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西南缘一系列呈"L"型分布的断裂带上,Q值呈现出比较低的水平;而其两侧地区,Q值相对较高,且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区内呈现低Q值状态的海原地区和天水—礼县地区存在明显的低阻—低速层,而高Q值的渭源—定西—通渭—西吉地区则在地壳内缺失低阻层。另外,存在明显高热流的渭河盆地和天水—礼县地区,Q值都明显偏低,而其周围地区则Q值较高。沿临潼—长安—富城—蒲城断裂走向,有一条比较显著的垂直形变梯度带和重力变化等值线,水平形变沿此断裂方向呈现条带状变化特征,而该区低Q值的状态反映了Q值分布与地壳大面积的垂直、水平形变及重力变化等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6.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 为了研究该地区上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 选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区域地震数据台网5省(山东、 安徽、 江苏、 河南和湖北)连续两年(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垂直向地震记录, 进行背景噪声互相关处理, 叠加得到了台站对间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 采用多重滤波法提取了近4000条频散曲线, 并反演得到了研究区10—25 s的瑞雷波群速度分布结果. 通过分析大别-苏鲁及其邻区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图像, 发现不同构造块体具有不同的瑞雷波群速度结构: ① 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鲁西地块和胶北地块上中下地壳均表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 可能是在拉张环境下岩浆岩上涌, 导致高速、 高密度的变质岩在地壳富集而形成; ② 苏鲁高压变质带的瑞雷波速度在10—25 s周期内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其上中下地壳均表现出较高的群速度结构特征, 认为苏鲁高压变质带至少延伸到下地壳, 而大别造山带在10 s时表现出高速特征, 但在15—25 s没有明显的高速特征, 故无法从其结果中判断大别高压变质带的垂向延伸范围; ③ 华北板块上中下地壳均表现为低速特征, 体现了研究区内华北板块的大陆地壳减薄特征.   相似文献   
7.
提取宁夏银川台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了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得出银川台下方地壳厚度为48.0km,体波波速比为1.72。分析认为银川台下方地壳分层结构明显,地壳厚度起伏剧烈,具有较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曲曼地热田位于帕米尔高原中东部的塔什库尔干谷地北段, 钻孔揭露最高温度162 ℃。文章测定了曲曼地热田地下热水和地表水样品中的氢、氧、硫、氦等同位素, 结合B、Br、Cl等地热地球化学特征, 对地热田的补给来源、补给区高程和气温、热源、循环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 地下热水中δ18O为–8.00‰ ~ –10.77‰, δD为–72.50‰ ~ –82.12‰, δ34SCDT为21.10‰~23.76‰; 其他水体中δ18O为–10.50‰ ~ –13.03‰, δD为–81.68‰ ~ –93.87‰, δ34SCDT为1.16‰~7.05‰; 4He值为0.01×10–4, 3He/4He为0.397 Ra; 地下热水中B含量为2.6~13.1 mg/L。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 (1)曲曼地热田δD-δ18O分布在大气降水线下方且具有向右上方延伸的特点, TDS值为1~4 g/L, rNa/rCl(毫克当量比值)>0.85, Cl/Br(体积分数比值)>300, 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循环型地下热水, 补给区为地热田西南侧的高山区, 其高程约4657 m, 雨季气温–3~2 ℃; (2)曲曼地热田孔口出水温度较高、热储温度较大的ZK7、ZK22表现出较大的“氧-18漂移”量, δ18O漂移值分别为2.12‰和2.35‰, 推测其属于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 (3)地下热水比冷水富集D超过4‰, 34S同位素显示地下热水体具有深源硫的特点, 3He/4He具有大气和地壳混源的氦同位素组成特征, 地下热水中B的质量浓度是其他水体的27倍多, 说明地下热水循环深度较大, 同时在深循环过程中可能有少量初生岩浆水混入。  相似文献   
9.
新疆曲曼高温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新疆曲曼高温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利用水质测试结果分析了地热田及其邻区一带地热水、浅表冷水及冷-热过渡水的基本化学组分和地热水标性组分特征,并研究了热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其运移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深部热储的水岩平衡状态,计算了热储温度。研究表明:地热水的化学成分以Na+、Cl-和SO2-4为主,Ca2+和HCO-3次之,为典型的高温地热流体化学类型;地热流体在热田中部呈垂向上涌,在热田南部、东部及北部地热流体经深部垂向上涌后发生了明显的侧向径流;曲曼地热田深部热储为还原环境,渗透性较强,具中强的地热活动背景,计算热储温度在114~186 ℃之间,温度背景中等偏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罗汉果在永福、临桂、龙胜县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产区进行环境地质调查和样地调查的综合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可知:罗汉果种植的主要品种为青皮果;罗汉果种植在中元古界上板溪群(Pt12)和上元古界的震旦系并层湘桂边境组(Z);下古生界的前寒武纪混合花岗岩(γ2)和寒武系清溪组(∈q)、边溪组(∈b);上古生界的泥盆系莲花山组与那高岭组并层(D1)、郁江组与东岗岭阶并层(D2)山坡上和中生界的白垩系红色碎屑岩(K)的良田中。这些调查结果将对罗汉果的农业地质区划、生态环境效益、资源保护、农业地质区划、道地性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农业地质学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