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塔吉冈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部,为近几年来该成矿带找矿新突破。文章对该矿床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以及成矿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铜矿体产出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γ_5~3)与上侏罗统沙木罗组(J_3s)大理岩接触矽卡岩中,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同时文章对塔吉冈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福贡-镇康褶皱带之保山-永德褶皱束北端。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囊状沿近南北向断裂带及旁侧层间破碎带产出,赋矿围岩为沿断裂带产出的矽卡岩及其附近的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中-厚层状大理岩化灰岩与泥质灰岩。近南北向的F1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构成热液型锌、铅、银、铜、铁、金多金属矿床。根据热液脉体穿切关系、矿物组合及成因特征,将热液成矿作用分为7个矿化阶段,其中第Ⅲ、Ⅳ、Ⅴ阶段是锌的主成矿阶段。与矿化关系密切的主要蚀变类型有矽卡岩化、硅化、方解石化及黄铁矿化等。对V1矿体的蚀变填图及蚀变矿物组合、分带特征进行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蚀变分带模式具中心式环带结构,纵向上由浅表至深部,成矿元素具有Cu(Fe)→Cu、Zn(Fe)→Pb、Zn(Cu、Au、Ag)→Au的分带;侧向上从矿体向围岩,成矿元素具有CuZn(Fe)或CuPbZn→PbZn(Cu、Au、Ag)→Au的分带,显示成矿热液叠加复合分带性特征,并指示矿液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迁移的趋势。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矿床是多期叠加复合成矿作用的结果,与区内深部岩体有关的矽卡岩矿化为早期成矿,而后又叠加晚期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该矿床是一个重要的同位、多阶段成矿的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矿区有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水质属较差一极差类,指出影响水质的有害因素,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雷诺输运定理中的控制体定义出发,介绍基于GMS(groundwater model system)软件界面下,如何快速构建基岩矿区地下三维实体(控制体)模型,以及在GMS界面下如何实现通过实体模型向标准有限差分模型(MODF—LOW)和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的转换。以供矿坑涌水量的数值计算及模拟使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基础,采用遥感信息技术中图像处理增强、解译等方法,提取与成矿相关的线性、环形构造遥感信息,通过遥感影像上色彩的异常,指导该区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