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裂谷深部成矿作用理论,结合东川中元古宙裂谷的构造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与裂谷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的成矿模式及系列,即裂谷发育早期,以火山作用为主,矿化的高铁适度富铜,硫体系,形成稀矿山式铁铜矿床,裂谷发育中期以喷流作用为主,矿化为高铜适度富硫体系,形成衰衣坡式及东川式铜矿床,裂谷发育晚期以喷气作用为主,矿化为高硫适度富铜体系,形成桃园式铜矿床,裂谷封闭之后以动力改造和富碱基性岩浆隐爆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上分4个成矿带。时间上形成于元古代至新生代,燕山晚期为最盛时期。主要产于4个层位,表现为锡元素的初始富集,膏盐、有机质、火山物质发育为特征。重熔系列及交代系列花岗岩均可形成锡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性与其熔融程度和分异演化程度有关。构造对矿化的富集起到重要作用。锡多金属矿床可分三个成矿系列,多体系成矿系列最重要,矿床的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3.
试论锡的原始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矿床和花岗岩类岩石之间的空间关系十分密切.除个别外,各锡矿床(点)距花岗岩体一般不超过2公里. 部分锡矿床与花岗岩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成因联系.因此,长期以来,多数认为花岗岩是锡金属的唯一来源;并且在含锡花岗岩的特征和花岗岩潜在含矿性的评价指标的探索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随着锡矿找矿勘探工作的发展,新的地质现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鞍山式铁矿(条带状含铁石英岩)是我国分布广泛,蕴藏丰富的铁矿资源。在我国东北,这种巨厚的贫缺矿层中还含有优质的鞍山式富铁矿。鞍山式富铁矿产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的条带状含铁石英岩中。其中,具有重大工业意义的有:产于角  相似文献   
5.
个旧—大厂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远景研究(简称24—5—18项目)成果,1985年10月经国家科委综合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部组织鉴定。评审组认为,该科研项目系统总结了锡矿床成矿规律,丰富了成矿理论,探索了有效的找矿方法,增加了锡储量20万吨,经济效果显著,成矿理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色地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任务。1987年7月15日经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审定,“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资源重大发现与个旧—大厂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远景”科矿成果,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6.
锡矿床和花岗岩之间的空间关系十分密切,我国西南部滇、桂锡矿成矿域内,除广西平那锡矿点周围未发现花岗岩以外,其它各矿床(点)距花岗岩一般不超出2Km.此外,部分锡矿床与花岗岩之间还存在着不可否认的成因联系.因此,长期以来,地质学界认为;花岗岩是锡金属的唯一来源,并对含锡花岗岩的特征及花岗岩潜在含矿性的评价指标的探索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经详细研究九毛锡矿各类地质体的含锡量,确定了锡在火山-沉积变质岩及变超镁铁岩中的初始富集。根据不同变质程度岩石含锡量变化趋势、微量元素含量的继承性关系、成因矿物等方面的研究,确定锡矿床与超镁铁岩及火山-沉积岩间有成因联系。本文强调了锡的多重性及锡在超镁铁岩中的初始富集,指出变质作用是古陆区锡成矿的重要地质营力。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泗顶-古丹铅锌矿田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指出古丹-泗顶SN向断裂为导矿断裂,NW,NNW向断裂与该断裂交汇区为铅锌矿床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但后备资源不足,尤其是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匮乏。东南亚邻国的矿产资源与广西乃至全国的矿产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文章提出在加强广西区内富矿资源研究勘查的同时,应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建立稳定的国外矿产资源储备基地。  相似文献   
10.
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龙金矿赋存于滇黔桂裂谷右江裂谷带,区域上为—高的地热场环境,矿床形成于相对封闭的、具还原性地球化学障的局部洼陷,矿区具灰岩同生角砾岩、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生长断裂等同沉积断裂构造系统,矿体为多层的似层状、层状、并与脉状矿体共存,矿石具角砾状、层纹状构造及草莓状结构,矿床具“底蚀”特征,同时论述了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据此提出矿床为热水沉积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