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中坳陷浅层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显示丰富,其组分主要包括CH4、CO2和N2三种。自北向南,天然气的组分呈现明显分异,石炭系广泛出露区多见富N2气聚集,体积分数达80%~90%,忻城—合山一带二叠系—三叠系残存区,烃类相对富集;中部桂中1井CH4与CO2共存,体积分数相当;向南至D907井见到CH4体积分数达80%。区内CO2为深部热作用下碳酸盐岩分解成因;N2来源于大气,与地面淡水下渗、岩溶作用发育有关。认为坳陷内天然气的较好显示及其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系由该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2.
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厘定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揭示成岩流体与岩溶作用的潜在联系,并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层段,基于镇雄羊场碳酸盐岩剖面实测及系统取样基础上,采用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及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方法相结合,探讨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及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寒武系清虚洞组-娄山关组整体为海相环境,古海洋温度处于12.82℃~32.84℃之间,主体为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海平面具有主体震荡下降的趋势,存在8期海平面变化旋回,发育对应的岩相组合,其同位素演化曲线可作为地层划分依据。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特征证实娄山关组岩溶作用相对发育,成岩流体混入强氧化性低温大气水,有利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下降旋回的高部位。  相似文献   
3.
黔南坳陷下寒武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黔南坳陷下寒武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采用岩石热解、GC、GC-MS等方法对3个典型剖面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坳陷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为一套区域性海相优质烃源岩,厚约50~150 m;烃源岩TOC值为0.13%~15.40%,平均3.31%(n=169);烃源岩干酪根δ13C值为-35.79‰~-29.88‰,平均-32.85‰(n=35),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烃源岩干酪根海相镜质体反射率值为1.95%~3.96%,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值为2.02%~3.47%;烃源岩饱和烃正构烷烃分布多为单峰形,主峰碳多为C22,C30藿烷和C27规则甾烷含量高,规则甾烷多为C27>C29>C28,Pr/Ph值为0.27~0.62,具较高的伽马蜡烷和硫芴含量,OEP值为0.82~1.11,C31升藿烷22S/(22S+22R)值为0.56~0.63,平均0.59;烃源岩总体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Ba、Mo、V、U等元素含量高,具较强Ce负异常、Eu正异常和较高U/Th值等特征。总之,黔南坳陷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是高古生产力和缺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可为黔南坳陷油气生成提供雄厚的成烃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黔南坳陷油苗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采用 GC-MS、GC-IRMS 等方法对其芳烃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油苗芳烃总体具有贫13C、低联苯、高硫芴和低氧芴特征.其芳烃δ13C 值为–31.7‰~–30.2‰,平均–31.1‰;1,2,5-三甲基萘/1,3,6-三甲基萘值为0.20~0.40,平均0.26;4-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值为0.63~1.98,平均1.31;(2-甲基二苯并噻吩+3-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值为0.33~1.33,平均0.76;联苯系列占芳烃含量的0.49%~7.57%,平均1.70%;上述特征总体表明油苗为海相成因,且其成烃母质为低等生源菌藻类.油苗硫芴含量占三芴系列的57.99%~95.78%,平均87.34%,氧芴含量很低,为0.96%~5.96%,平均2.26%; Pr/Ph 与二苯并噻吩/菲相关性分析以及芳基类异戊二烯烃的检出等均表明油苗成烃母质形成于还原-强还原环境.油苗饱芳比较高,均大于1.0;油苗三甲基萘比值2(TNR2)值为0.95~2.19,平均1.29,换算成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值为0.97%~1.71%,平均1.18%;甲基菲指数1(MPI1)值为0.31~1.01,平均0.66,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值为0.59%~1.01%,平均0.80%;由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1,4-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值换算油苗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值为0.86%~1.47%,平均1.05%; C28三芳甾烷20S/(20S+20R)为0.48~0.58,平均0.55, TA(I)/TA(I+II)值为0.15~1.55,平均0.45;均指示油苗主要为成熟-高熟原油.油苗芳烃地球化学特征总体表明油苗为源自低等菌藻类生源的海相原油,成烃母质形成于还原-强还原环境,油苗总体为成熟-高熟原油;结合油苗碳、硫同位素及饱和烃特征,综合认为油苗具有相似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桂中坳陷浅层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显示丰富,其组分主要包括CH4、CO2和N2三种。自北向南,天然气的组分呈现明显分异,石炭系广泛出露区多见富N2气聚集,体积分数达80%~90%,忻城—合山一带二叠系—三叠系残存区,烃类相对富集;中部桂中1井CH4与CO2共存,体积分数相当;向南至D907井见到CH4体积分数达80%。区内CO2为深部热作用下碳酸盐岩分解成因;N2来源于大气,与地面淡水下渗、岩溶作用发育有关。认为坳陷内天然气的较好显示及其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系由该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6.
熊绍云  王鹏万  黄羚  邹辰  贺训云  李昌  徐政语 《地质学报》2020,94(11):3471-3487
以详细的岩相研究为基础,利用岩相的垂向叠置关系,结合测井、有机地球化学、沉积特征、矿物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将中、上扬子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划分为2个具有完整海侵和海退的三级层序,即SQ1~SQ2,平均延时约为2. 5Ma。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7种成因类型的微米—纳米级微观储集空间,裂缝储集空间为构造剪裂缝和页理缝2类。通过不同孔径孔隙体积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以及页岩对甲烷吸附能力分析,页岩储层孔隙发育主要受有机碳含量控制。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受控于有机质生产力、有机质聚集及有机质保存,最大海泛面附近的δ13Corg介于-31‰~-30‰之间,高活性铁含量介于1. 0%~1. 56%之间,δ13Corg负漂移及高活性铁含量最大,指示了最高的古生产力;沉积速率在最大海泛面附近约为7. 5m/Ma,较低的沉积速率有利于有机碳聚集,其有机碳含量高达2%~6%;最大海泛面附近Th/U比值一般为0. 24~0. 54,V/Cr比值为5. 26~8. 27,表现出强缺氧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因此,最大海泛面附近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是寻找页岩气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7.
黔南坳陷上震旦统灯影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南坳陷上震旦统灯影组发育局限-开阔台地相白云岩。在麻江羊跳寨剖面灯影组碳酸盐岩样品测试分析基础上,利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关性、组分含量及特征元素比值特征,探讨了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沉积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CaO和MgO成明显正相关,SiO2与CaO、MgO呈负相关;Sr与MgO呈明显负相关,与Al2O3、K2O、Na2O、TiO2,P2O5,TFe存在正相关性;V,Al2O3,K2O,TiO2,TFe,P2O5之间呈正相关;Mn与TFe存在弱正相关性。(2)Sr含量和1 000×(Sr/Ca)值随沉积水体的加深而增大,可作为判断古水深和层序界面的标志。(3)根据Sr/Ba、镁铝比值(m=100×(MgO/Al2O3))、MgO/CaO及V/(V+Ni)比值特征分析了灯影组沉积期的古盐度、古气候和古氧化还原环境。灯影组总体上形成于炎热干燥气候下的陆表海还原沉积环境,有陆源碎屑物质供应。其中灯影组二段沉积末古水深达到最大,灯影组五段古盐度最高。灯影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沉积环境与岩性特征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表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可作为沉积相分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对黔东南凯里地区虎47井中奥陶统大湾组轻质原油及其附近露头的中下奥陶统大湾组和红花园组灰岩晶洞和裂缝中的残余油苗进行了色谱、色-质谱及碳同位素测试分析,根据其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原油及油苗的干酪根均来源于藻类植物,形成于还原环境;甲基菲指数揭示原油呈成熟油特征,而油苗则呈高成熟油特征。经碳同位素对比(特别是单体烃同位素对比)认为,原油及油苗均是来源于本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质烃源岩,但形成期次有所不同,为同源不同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这一现象在其他地区的相应层位地质样品和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得到了印证,并提出了利用FCPR和LCPR两个参数来表征前、后两峰群的相互关系。当两个参数均大于1.0时,指示正构烷烃系列具双峰态分布。鉴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时代古老,当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为富氢的菌藻类,富含长链脂族结构则是这些有机质形成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重要原因。此外,所研究地质样品中有机质附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使它们发生差异成熟作用,结果可能导致不同分布特征的正构烷烃发生叠置而出现双峰态分布现象。因此,这些古老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可能是指示来源低等生物如藻类的有机质经历强烈热演化作用的潜在标志。  相似文献   
10.
赵军华  黄羚  李笑娜 《测绘科学》2011,36(4):153-155
本文介绍了一种图形驱动式路基三维放样计算方法,以路桥施工计算专家RBCCE为实现平台,通过创建、操作线路中线对象、纵断面对象和横断面对象等功能图形对象,可以便捷方便地实现复杂多样的路基三维放样计算,实现了图数一体化的路基三维计算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