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特别是生长季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综合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BG分割算法、R/S、EEMD等多方法细致辨识了1960-2015年研究区降水量序列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① 三江源降水量总体呈现弱增趋势,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增加,各子源区气候倾向率不尽相同;② 年、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和黄河源区秋季降水呈弱减趋势,雨量弱减区在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③ 年、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和增湿率的空间差异较明显,春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与经纬度、海拔的复相关性显著高于冬季;④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子源区降水总体显现增强信号,并于2002年前后发生突变;⑤ 年际和低值年代际显著周期是造成降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⑥ 除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趋于减少外,其他年、季降水量变化呈现增幅不一的转湿趋势;⑦ 横向比较各子源区可见,长江源区降水变化更能表征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降水时空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与以往类似研究存在些许差异,可见为有效提高气候序列演变过程及突变诊断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融合多方法实施集成分析。  相似文献   
2.
砾石定向性可用于辅助判断粗粒沉积物沉积环境的介质动力性质与强度。在岩芯图像分析与测量的基础上,运用砾石长轴视倾角玫瑰花图中任意相邻三个小扇形的半径之和的最大值(参数a)和小扇形半径大小偏离程度(参数σ)对玛湖地区百口泉组砂砾岩中砾石定向性进行等级划分和定量表征。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建立了该区不同级别砾石定向性的定量划分方案:有明显定向性(a大于35%且σ大于4)、有一定定向性(a大于35%且σ小于4)、有模糊定向性(a小于35%且σ大于4)、定向性杂乱(a小于35%且σ小于4)。并对研究区典型季节性辫状河道和暂时性辫状河道的定向性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季节性辫状河道中σ为4.8~8.13,a为40%~62%,而暂时性辫状河道中σ小于4,a小于35%。该方法能够有效表征砾石定向性,并为沉积环境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风浪扰动是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扰动方式对微囊藻群体大小的影响,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模拟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群体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扰动组水华微囊藻群体从35.09 μm迅速增大至43.73 μm,实验第17天时为59.00 μm;而持续扰动组水华微囊藻群体大小先从35.07 μm增大到43.51 μm,实验第17天时减小至13.95 μm;不扰动组整个实验期间群体大小相对稳定,实验初为35.38 μm,实验第17天时为33.67 μm.方差分析显示,间歇扰动组群体大小显著大于持续扰动组和不扰动组,持续扰动组显著小于不扰动组.实验第17天时间歇扰动组藻细胞密度(1.675×106 cells/ml)显著高于持续扰动组(0.344×106 cells/ml)和不扰动组(1.461×106 cells/ml).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强度下的间歇扰动能促使水华微囊藻群体显著增大和生长,而长时间的持续扰动则会抑制水华微囊藻群体的聚集和生长,该结果有助于人们对太湖微囊藻水华暴发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吴敏  雷正超  唐丽  毛磊  王志栋  李兴坚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141-1145,1158
使用相同带宽、同类型地震计BBVS-120观测记录数据,对高台地震台新旧观测山洞的台基环境噪声、地震监测能力及震相记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台测震新山洞的地震监测水平优于旧山洞,部分地区新山洞对于核面反射波的记录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6.
赵兰浩  芮开天  刘勋楠 《岩土力学》2019,40(3):1187-1196
提出一种适用于非均匀离散颗粒体系的接触检测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对内存的占用较小,对于大规模、分布密集、大粒径比的颗粒体系具有较高的效率。在NBS (no binary search)接触检测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了对于非均匀颗粒体系的适用性。采用对颗粒进行分组,对检测过程分步的策略提高了邻居检索精度;通过设置基于包围盒的初判环节减少了接触判断次数,解决了颗粒尺寸非均匀造成的效率下降问题。颗粒分组方式简单,易于调整,对于各种不同级配的颗粒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性能,在非均匀颗粒体系中相对于NBS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是与含油气盆地有关的砂岩型矿床,发育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在区域地层、构造、沉积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层为一套海退砂、砾-泥-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古近系阿尔塔什组第一岩性段,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碎屑岩与矿化关系显示,从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矿化强度依次减弱,除白云质(角砾)灰岩由于后期热液叠加多形成块状、细脉状矿石,矿化最强外,其余岩性按岩石颗粒粒度从小到大,矿化强度依次增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乌拉根向斜和后期张性裂隙构造的制约,主矿体主要分布在砂砾岩层和白云质(角砾)灰岩中,矿体和上盘白云质(角砾)灰岩接触带局部张裂隙中发育黄铁矿型铅锌矿。塔西南喀什凹陷北缘中新生代碎屑岩盆地,是寻找砂岩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8.
枯竭型油气藏储气库一般采用套管射孔完井方式,注、采气需要“缓进大出”,要求储层与井筒良好沟通.针对枯竭型油气藏储气库射孔完井工艺复杂、要求高、地层保护难度大等特点,阐述了射孔方式及工艺优选、射孔参数优化、射孔压实带改造技术、多级负压起爆技术等内容.该项射孔完井技术在中石化文96储气库13口井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To-date few research h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bi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to characterize urban mixed-use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probabilistic model to integrate multi-source and geospatial big data (social network data, taxi trajectories, Points of Interest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 to characterize urban mixed-use buildings. The usefulness of our model is demonstrated with a case study of the Tianhe District in megacity Guangzhou, China. The model predicted building functions at 85% accuracy based on ground truth data from field surveys.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identified building functions. Most mixed-use buildings are located along major streets. Our proposed model can identify mixed-use buildings in a city;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urban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10.
芮志锋  林畅松  郭佳  杜家元  丁琳  李潇 《现代地质》2019,33(6):1229-1240
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中重要类型之一,砂体上倾尖灭的刻画与描述是上倾尖灭圈闭有效性评价的关键。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构成的三级层序内,三角洲沉积相关砂体上倾尖灭的地质-地球物理“逐级预测”描述方法对于认识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其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由5个部分组成:在三级层序识别的基础上,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技术建立了四级层序构成的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在高频层序约束下,利用地震沉积学技术描述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在地质模型指导下,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定性确定尖灭带的分布;利用相控储层反演半定量、定量预测砂体尖灭线;根据不同成因砂体的沉积特点,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开展尖灭线的外推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