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ortheast China experiences severe atmospheric pollution, with an increasing occurrence of heavy haze episode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forces driving haze formation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are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haze events in Northeast China by combining a range of data sources(i.e., ground monitoring, satellite-based products, and meteorological produc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enyang-Changchun-Harbin(SCH)'city belt was the most polluted area in the region on an annual scal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ir quality index(AQI) values had a clear seasonality, with the worst pollution occurring in winter, an approximately oval-shaped polluted area around western Jilin Province in spring, and the best air quality occurring in summer and most of the autumn. The three periods that typically experienced intense haze events were Period I from mid-October to mid-November(i.e., late autumn and early winter), Period II from late-December to February(i.e., the coldest time in winter), and Period III from April to mid-May(i.e., spring). During Period I, strong PM_(2.5) emissions from seasonal crop residue burning and coal burning for winter heating were the dominant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extreme haze events(AQI 300). Period II had frequent heavy haze events(200 AQI 300) in the coldest months of January and February, which were due to high PM_(2.5) emissions from coal burning and vehicle fuel consumption, a lower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stagnant atmospheric conditions. Haze events in Period III, with high PM_(10) concentrations, were primarily caused by the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of windblown dust from degraded grassland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and bare soil in western Jilin Province. Local agricultural tilling could also release PM_(10) and enhance the levels of windblown dust from tilled soil. Better control of coal burn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crop residue burning in winter and autumn is urgently needed to address the haze problem in Northeast China.  相似文献   
2.
对于隧道和煤矿井巷的安全掘进 ,超前预报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掌子面前的特殊环境限制及多种干扰的严重影响 ,给隧道及井巷超前预报技术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在瞬变电磁理论的基础上 ,引入新的电磁传播理论———电磁导弹技术 ,作为对该技术的初步探索 ,文章论证了该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应用的可能性 ,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以及可能取得的新的技术突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视电阻率定义在电法勘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频率域电磁法中常常采用远区视电阻率定义。由于在频率域中收发距并非足够大,以致在低频段远区定义视电阻率往往不能反映地下电阻率值。我们定义全区电阻率及引入校正系数K,经二层三层模型及野外实测资料的计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JSF框架以及ADF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ArcIMS ADF与JSF的WebGIS模型,实现了一个银行渠道信息管理的WebGIS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才  修春亮 《地理科学》1995,15(3):217-225
  相似文献   
6.
对塔城盆地1998-1999年15个大降水个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了T106产品700hPa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与塔城盆地大降水量级呈正相关,并给出了定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7.
平凉地区对流风暴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997年和1998年6-8月间在甘肃平凉地区的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当天早晨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不稳定度、余额不稳定度5℃处的环境温度、温度层结中(中层)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的重要因子,对流风暴的地闪活动可通过这些因子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8.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乔秀夫 《地学前缘》2002,9(3):141-149
地史中发生的强地震事件在地层中留下固定的记录 (图 1~ 3) ,这些记录在区域上呈带状分布 ,代表地史中的地震带。中朝板块元古宙目前可识别出两个板内地震带 (图 5 )。中元古代板内地震带 (170 0~ 12 0 0Ma)西起太行山北段 ,经燕山山脉、辽宁西部、穿越辽河平原至辽宁北部的泛河流域分布 ,即燕山—泛河地震带 ,现今呈NEE向延伸。新元古代震旦纪地震带沿吉林南部、辽东半岛、山东中部及苏皖北部现今呈NNE走向分布 ,即古郯庐地震带 (6 5 0~ 6 0 0Ma)。上述两个板内地震带是元古宙不同时期超大陆裂解的响应。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两个不同方向的地震断裂带分别控制着两个时期的盆地边界。燕山泛河地震断裂带构成中元古代海盆南界 (指现在的位置 ) ,形成向北开放的海域。古郯庐地震断裂带将中朝板块裂解为华北块体与胶辽朝块体。古郯庐地震断裂带构成震旦纪海域的边界 ,震旦纪海盆通过朝鲜半岛与当时的外海相连接 ,华北块体则为陆源剥蚀区。文内四幅古地理图 (图 6~ 9)是以地震灾变思想为指导 ,以新的地层研究、对比为基础编制的 ,侧重反映了盆地的格局及其变化。根据地震、同沉积断裂新的思路 ,可提供地质学家重新认识与解释某些沉积矿床的成因 ,它们的成矿元素均来自地球深部而非地表风化作用。文中编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王卫  李秀彬 《地理科学》2002,22(1):24-28
在土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土地质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是核心内容之一。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法,构建了我国耕地的生产函数模型,定量模拟了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的边际产出率性和边际生产力。初步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长期存在耕过度利用导致有机质含量及肥力下降问题,当前提高耕地质量的增产潜力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许月卿  李秀彬 《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根据 194 9~ 1998年各县 (市 )的统计资料 ,分析了河北省近 5 0年粮食生产的变化历程和空间差异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 ,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 ,指出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并提出了实现河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今后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