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三门峡尖草地铝土矿床为对象,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并刻画了成矿演化模式.三门峡尖草地铝土矿床赋矿层位为本溪组,是在沉积间断面、沉积古地理、古构造等多个条件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该地层后期抬升遭受剥蚀,再沉积形成局部堆积型的铝土矿床.其成矿演化模式在豫西地区具有典型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偃龙铝土矿(洛阳部分)是豫西地区通过整装勘查新发现的大型铝土矿床.在偃龙铝土矿勘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铝土矿在垂向和横向上存在矿物和矿产方面的相变特征,在铝土矿的矿体圈定和连接方面提出了铝土矿与其共生矿产在走向和倾向上呈渐变过渡关系的新认识.基于该认识确定了一种新的铝土矿资源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赋存于中奥陶统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本溪组中.含矿岩系的厚度及矿体形态受古岩溶面控制,构造对矿体影响较大.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含铝矿物.上部铝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下部铝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铝土矿共生矿产综合开发价值大,伴生矿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铝土矿床是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型铝土矿床,铝土矿矿体形态与古岩溶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等,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古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砾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鲡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本溪组地层、构造、古地理等多种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5.
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我国重要铜成矿带之一,该区已发现多个典型的火山-沉积碎屑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铜矿.蝉战河铜矿床具有典型的两种矿床类型特征.在系统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矿床类型的各自特征,初步认为区内具中—大型铜矿成矿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册亨板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其金矿系微细浸染型金矿,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背景独特,矿床类型新颖,目前国内尚无相类似的金矿类型可以类比。探讨这类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对指导同类型金矿地质工作,开拓找金远景将有所裨益。 一、矿床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段北侧,地处广西山字型与昆明山字型的反射弧地带。矿床赋存于近东西向的纳板穹窿构造南翼。出露地层有二迭系的碳酸盐岩,三迭系中下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南坡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在小秦岭陕西境内具有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本文在梳理区域构造演化的基础上,总结区内含金石英脉的空间展布特征,利用应变椭球理论对成矿构造进行应力分析,总结在探求Q602、Q901、Q902等含金石英脉深部成矿潜力同时,指出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观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构造逐级控矿规律和构造界面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大观金矿F1为主要控矿断裂,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及导矿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界面为许满组和罗楼组的界面,该界面是岩性组合界面(Si/Ca界面),在断裂构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大观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以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偃师县龙门镇地区全取芯铝土矿钻孔ZK4704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芯观察和垂向上连续取样,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本溪组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垂向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偃龙地区本溪组含铝岩系的矿物均为自生矿物,除后期重结晶作用的影响外,主要以隐晶质或微晶存在,矿物成分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下部和上部泥岩以粘土矿物为主,但下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上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中部铝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含量较少。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以化学风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产生的条件为联结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学特征和原岩的纽带,分析了铝土矿的原岩。认为,可以迅速水解的火山灰是最有可能的含铝岩系的原岩,而由弱碱性的海相环境逐渐转变为弱酸性沼泽环境的海退序列可以很好地解释水解过程中化学环境的变化,含铝岩系基底强烈的古岩溶作用,可以为硬水铝石的产生提供良好的泄水条件。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的火山灰物源可由华北陆块北缘和我国西部地区同时期强烈活动的火山作用提供。  相似文献   
10.
熊耳山矿集区金矿控矿地质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了豫西熊耳山地区53个金矿床(点),编绘了熊耳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图。系统的野外矿床地质观察以及熊耳山地区矿床分布图都显示,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要素为太华群变质结晶基底、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以及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太华群处于熊耳山核部,南北两侧以不整合接触带分别与熊耳群及新生代地层相拆离。矿集区45%的金矿床分布于太华群内,从鲁山、熊耳山到小秦岭,金矿化程度增强,而太华群中的金丰度依次降底,显示太华群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近东西向马超营断裂为熊耳山地区一级构造单元,其北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次级断层。区内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马超营断裂以北,明显沿北东向断层成带分布,且矿床的控矿构造也呈北东向,暗示了北东向断层的控矿特征。研究区内发育有花山、五丈山、合峪、太山庙等大花岗岩体和大量石英斑岩脉和花岗斑岩岩脉。花山岩体和五丈山岩体与地层外接触带是控制金矿床产出重要区域,36%的金矿床产出于岩体附近或角砾岩体内,小型岩脉则广泛发育于各金矿床内。本区1∶20万区域化探金含量存在七个异常区,分别与该区金矿床集中分布区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