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呵叻盆地钾镁盐矿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充分收集已有地质成果基础上,分析呵叻盆地沉积特征和成钾条件。详细论述呵叻盆地钾盐矿的赋存条件和产出特征,初步探讨钾盐矿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黑色岩系成矿作用及相关金属矿床找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诸多矿床的形成和产出与黑色岩系、特别是有机质岩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表现为矿床与黑色岩系的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包括微生物)在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以及矿石矿物的结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富集过程中金属硫化物可以直接置换有机质,有机质还可以作为还原剂存在于含矿热液。石油固化为沥青过程中,金属元素沉淀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早期以还原作用为主,而晚期则出现氧化过程,沥青在此阶段也由均质体变为各向异性体,内部的化学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黑色岩系矿床勘探中,目标层位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有机质的丰富程度,有用组份的初始富集程度,目标层位内部的岩石组合。同时还要考虑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热液通道一构造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精细岩相分析,在滇东南泥盆纪台地及台地边缘沉积区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而在深水盆地沉积区仅能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结合海平面波动及构造作用分析,认为在台地或台地边缘沉积区,能划分出的层序在盆地中难以一一对应的原因是:掀斜拉伸作用导致下沉一侧的沉降速度总大于海平面的下降及沉积速率,而保持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的沉积特点或海侵沉积特点,或是以饥饿性盆地性质出现,以致形成的沉积层序相对较少。三级及三级以上(高频沉积层序)沉积层序的形成主要受区域构造作用影响,因构造活动强度的差异而难以进行大区域对比,同一层序界面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滇中昆阳群刺穿构造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伟  钟维敷  田敏 《云南地质》2002,21(3):230-249
从昆阳群内刺穿构造时、究分布特征出发,详细研究刺穿体边界特征及其性质,体内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和变质变形特点。分析地质高孔隙流体作用在刺穿构造发生和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地层高孔隙流体压力的波动和局部作用是导致刺穿的重要因素,逆冲推覆断裂作用应是继因民组地层岩石水力破裂、破裂作用之后所发生。昆阳群刺穿构造经历了本区地壳岩石圈由拉张体制下的张性破裂、断裂(刺穿)过程向挤压体制下的缩短、增厚过程的转化演化。最后,建立了刺穿构造形成的构造物理过程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云南中西部中新生代盆-山过渡区构造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简述云南中西部地壳岩石圈演化历史过程中,中-新生代形成的楚雄盆地与哀牢山造山带两个重要地质单元,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在物质上相互转化的特点,分析盆(地)-山(脉)过渡区域主要构造特征,讨论此类构造地段作为构造动力、构造-流体活跃区对矿产资源形成的影响:一是形成与走滑断裂-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金矿床;二是在褶皱-冲断系统,导致铅锌、铜等大宗金属和金、银的巨量堆积。最后强调,盆(地)-山(脉)过渡区域研究在指导新一轮成矿预测评价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火山红层型铜矿表现为火山岩序列中断裂控制的整合或大致整合分布、纵横交错的脉状铜硫化物和/或自然铜矿床。本文详细介绍美洲火山红层型铜矿地质特征,剖析其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法、思路。系统研究滇东北地区玄武岩铜矿,并与北美火山红层型铜矿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滇东北地区火山红层型铜矿新的找矿思路与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在滇东北地区发现和评价了鲁甸县乐马石大银矿床。该矿床类型独特,本文通过对矿床基本特征的介绍和矿床形成条件的探讨,提出该矿床是产于叠瓦状推覆构造底裂面中的低温热液充填型独立银矿的成因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