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5月17日,我国著名的沙漠科学与风沙地貌学家、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正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吴先生1935年7月出生,浙江省浦江县人,1953年考入南京大学,专修地貌学.1957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室与朱震达先生等一起从事风沙地貌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沙漠的科学研究.1966年,吴正先生只身一人来到甘肃兰州工作,1971年举家迁往兰州,从此立足祖国大西北,开展中国沙漠的考察与研究.一个受江南水乡阳光雨露滋润的南方青年、清瘦的书生,毅然决然地将个人和家庭献身于中国的沙漠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2.
龙门山古冰川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地震中央区域龙门山主山九顶山海拔4 984 m,山脊北坡有三处成排分布不少规模较小的冰斗-冰川谷地形,恢复当时雪线高度在4 100 m高度。根据其形态保存程度、古今雪线高度差等情况判断,应当是2阶段冰川作用遗存。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现在九顶山雪线高度在5 000 m,刚好超出九顶山顶部。故而九顶山3 800 m以上目前处于冰缘环境,石冰川、石环、融冻泥流等冰缘现象比较突出。九顶山不存在更老的冰川作用及其地貌遗存,是青藏高原以东5 000 m上下的高山只是在末次冰期时抬升跨越冰期雪线而发育冰川这一新观点的又一证据,也是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剧烈抬升的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3.
南岭及其相邻最高山地多保持在接近海拔2 000 m的高度,大部分山地顶部夷平面已荡然无存,只有少数山岭的顶部还残留着原始夷平面.这些残留的夷平面曾相互连为一体,暗示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在晚近地质时期曾一度处于准平原状态.这个古老的原始夷平面形成于渐新世末,即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运动之后的地壳长期稳定时期,与青藏高原山顶夷平面以及华北北台期夷平面形成时间相当.说明中国大陆各部虽相距遥远,甚至处于不同的板块和构造体系,但在渐新世末却处于统一的准平原状态,大范围长尺度造山运动的脉搏似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金衢盆地第四纪红土沉积粒度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浙江金衢盆地第四纪红土分布广泛,是开展红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场所之一。汤溪红土沉积剖面的粒度组成研究表明:砂(>63μm)含量极少,平均1.58%,粉砂(4~63μm)和黏粒(<4μm)为众数粒组,其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8.51%和49.91%,频率曲线呈双峰式,推测红土母质具风成特性,沉积后经历了较强的风化成壤作用;均质红土与网纹红土具有相似的粒度分布特征,但网纹红土的分选更为复杂,底部有近源物质的混入;汤溪红土粒度的纵向变化旋回和纵向变化趋势,可能指示了中更新世以来南方气候的不稳定性和气候逐渐变干冷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崔建新  周尚哲  常宏 《冰川冻土》2005,27(6):913-919
环境考古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之一, 尤其是针对全新世以来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突变事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人类对环境变迁的调整与适应、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与干预以及史前农业与气候环境的相关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 极端气候事件的确对人类文化与农业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人类也一定程度上对气候变迁做出了调整与响应. 尽管在很长时间内, 人类处于被动角色, 但是随着时间延续, 人与自然间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动, 逐步演变为人类对于自然的强烈影响与干预. 目前各国科学家对此两个问题的讨论已经逐步摆脱定性阶段, 开始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孢粉、磁化率、有机质等代用指标的运用, 使得这一领域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生命力. 史前农业的研究牵涉的内容较为复杂, 包括农业起源、农业传播以及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它们与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一直是环境考古学家努力探索的方向, 至今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和分歧.  相似文献   
6.
极地冰雪氢氧同位素指标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水汽来源状况、降水季节变化、火山喷发、太阳活动等气候环境因素对极地冰雪中同位素含量的可能影响及其程度 ,以及降水区域不均衡性、降水年际不均衡性、逆温层和同位素在冰雪中的扩散迁移作用等几种不稳定因素可能对冰雪同位素分析造成的干扰 ;在此基础上 ,综述了极地冰雪中δ1 8O、δD和其差值d(d =δD - 8δ1 8O)与局部或全球气温之间的一些线性关系 (包括全球尺度 ,格陵兰地区 ,南极地区等 )及它们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巴颜喀拉山第四纪冰川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尚哲 《冰川冻土》1995,17(3):230-240
  相似文献   
8.
9.
横断山地区末次冰期冰碛物石英光释光测年的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的可行性,在横断山脉北部竹庆盆地硬普沟3列侧碛垄上采集了7个样品,提取出38~63μm的石英,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量等效剂量(de),并对样品光释光信号的有关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R程序的循环比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热转移信号的贡献<4.2%,不会对研究样品的等效...  相似文献   
10.
阿尔卑斯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尚哲 《冰川冻土》2012,34(5):1127-1133
阿尔卑斯山是冰川学和第四纪冰川学的诞生地.第四纪冰川学在全球发展,最初以Penck在阿尔卑斯山建立的模式为脚本.此后,阿尔卑斯山一直是欧洲第四纪山地冰川变化研究的核心地区.笔者以为,该区研究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仍然具有参照意义,故有必要简要但较为系统地介绍一下其研究概况与最新进展.百年以来,欧洲学者根据新发现的冰水砾石层,将Penck的4次冰期模式发展为7次冰期.即在贡兹(Günz)冰期之前增加了巴伯尔(Biber)冰期和多瑙(Donau)冰期,在贡兹冰期和民德(Mindel)冰期之间增加了哈斯兰(Haslach)冰期,并对其年代学进行了不少探索.认为多瑙冰期可能在上新世和更新世之间,但迄今,这些较老的冰期年代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里斯(Riss)冰期、武木(Würm)冰期已获得较多的宇宙核素暴露年代.特别是欧洲学者对许多谷地中保留的多道冰川堆积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大量的宇宙核素暴露年代数据,揭示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冰川在总体退缩的大趋势下,发生规模依次减小的冰进事件,和北欧冰后期历次气候变化的其他记录相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