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Sishili Ba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quiculture and tourism area for the city of Yantai, China; however, red tides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have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in this bay in recent year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bay, we conducted this research between 2003 and 2008 to analyze variations in nutrients and chlorophyll (chl-a) during high frequency red tide period (May to Septem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l-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2.70 in 2003 to 7.26 mg/m3 in 2008,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inorganic nitrogen (TIN) and silicate (SiO3-Si) increased lineally from 5.18 and 1.45 μmol/L in 2003 to 18.57 and 9.52 μmol/L in 2008, respectively, and the annual phosphate (PO4-P) varied between 0.15 and 0.46 μmol/L.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a red tide in August 2007 occurred when water temperature was high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sharply because of a heavy rainfall.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 the P limitation in Sishili Bay, and reveal that red tides were caused by eutrophication from terrestrial inputs and local warm weather, particularly during rainy periods. Therefore, to control red tide, greater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reduce sewage discharges into Sishili Bay, particularly during rainfall seasons.  相似文献   
2.
3.
分析了渤海锦州20-2北和21—1油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结果,阐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Es等腐蚀因子特征。在对腐蚀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因子的数值与临近海区大体一致,但本海区海水腐蚀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浸区的海水腐蚀性远大于潮间区与浪溅区,因而该海区海水腐蚀性将大于渤海南部一些海区。调查区内表层海土腐蚀性不强,但管道在经过海土时有可能发生电偶腐蚀,故提出了防腐蚀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东海2种重要赤潮肇事生物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进行了种群增长过程和种间竞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种培养时,不同氮磷比对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种群增长过程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会影响其最终的细胞密度;在混合培养时,营养盐组成比例不同对东海原甲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种间竞争过程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其最后竞争结果。竞争物种的细胞起始密度对种间竞争结果有明显的影响,P.donghaiense和A.tamarense的接种细胞密度比为2 000∶100和2 000∶200时,东海原甲藻占优势;当接种细胞密度比为4 000∶400时,塔玛亚历山大藻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环境生物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具有处理费用低、净化效果好、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在治理污染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回顾近年来生物修复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滨海湿地的特殊环境,探索在该区域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受污染滨海湿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辽东湾东部浅水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评价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从沉积学角度,利用辽东湾东部浅水区3次环境调查数据(1988、1997、1999),进行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浅水区沉积物污染长期以来较小,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产生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汞和镉。  相似文献   
7.
于2015-05(春季)、2015-08(夏季)对北至北隍城岛、南至蓬莱近岸的庙岛群岛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样品共鉴定出67种浮游植物物种,其中硅藻60种,甲藻5种,甲藻孢囊1种,金藻1种。该海区春季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优势度0.384)、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优势度0.319)、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优势度0.054)、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优势度0.021);夏季优势种为高齿状藻(Odontella regia,优势度0.787),庙岛海峡南部海区出现高齿状藻的密集分布区域。夏季浮游植物总丰度是春季的2.17倍。春、夏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且其数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变化明显。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要优势种数量、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海区北部高,南部低;夏季与春季相反,为海区南部高,北部低。  相似文献   
8.
烟台四十里湾一次血红哈卡藻赤潮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年8月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赤潮的监测数据,对赤潮发生时及发生前、后的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月份的持续降雨使大量的营养盐从陆源输入,使该海区海水呈极度富营养化状态,引起赤潮的爆发.赤潮发生前及赤潮消退之后,该海区营养盐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赵景丽  邓跃  徐艳东  喻龙 《海洋科学》2017,41(9):136-142
基于莱州市2个海水入侵监测断面2011—2016年的监测数据, 分析了研究区域地下水氯度、海水入侵距离和速率的发展变化趋势, 探讨了海水入侵距离与降水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2013年地下水氯度最高, 2011—2016年呈现波动变化; 离岸距离与地下水氯度服从幂函数分布,海庙断面海水入侵距离远大于朱旺断面且变化较大, 朱旺断面海水入侵趋势较为稳定; 研究区域2014年海水入侵速度最快, 之后呈减轻趋势, 海水入侵距离与降水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2014年降水量的急剧减少, 是当年海水入侵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为莱州市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