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的精巢和卵巢,并对精、卵巢进行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黑斑口虾蛄的精精巢由1对很细的管状结构组成,精子发育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等期,精子圆球形,无鞭毛。卵巢分左、右两叶,对称且相互粘连。卵细胞为多黄卵,卵母细胞发育分为未发育期、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期和成熟期4期;在卵黄形成前期形成大的生发泡。卵巢发育期、发育早期、  相似文献   
2.
淡化速度和幅度对凡纳对虾幼体存活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淡化速度、幅度对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36h和24h降低盐度2~3的两种淡化速度,对虾苗存活率较高,分别为86.7%和83.3%;淡化时间分别为396h和264h。每12h降低盐度2~3的淡化速度,从盐度29.7降至16.3,存活率为90.0%;从盐度16.3降至0,成活率为60.3%。每次降幅为1.3~1.4和2.6~2.7时,最终存活率较高,最终淡化到纯淡水中的存活率分别为83.3%和80.0%。每次降幅度为5.3~5.4时,在降到19.0以前,存活率都还较高,但此后的效果不佳,淡化至淡水时,成活率仅为53.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制霉菌素、达克宁、里劳素等抗真菌药,对远海梭子蟹离体卵孵化及幼体培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孔雀石绿和里劳素的抗真菌效果较好,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10-6,0.1×10-6.  相似文献   
4.
亚洲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和恒河河口印度东北部以东的海域。中国鲎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中国海域、日本濑户内海、九州岛北岸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侧以东和苏拉威西岛以西的海域。南方鲎分布于越南西贡以南、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的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恒河印度东北部以东的印度洋海域。以前有关中国北部湾海域和香港海域有南方鲎的报道是错误的,把中国鲎的幼体及成体误当成了南方鲎。中国海域只有中国鲎和圆尾鲎2种鲎分布。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西部和香港(可能还包括台湾)等是圆尾鲎分布的海域。其沿岸要严禁食鲎,以防误食圆尾鲎而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5.
远海梭子蟹幼体饵料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选用轮虫、轮虫+卤虫、轮虫+卤虫+扁藻、卤虫、扁藻为饵料,将刚孵化的远海梭子蟹/蚤状幼体培育至幼蟹第二期。结果发现:轮虫+卤虫+扁藻的效果最好,幼蟹第二期的成活率为15%,轮虫+菌虫的成海率为11%,卤虫的成活率为10%。而轮虫组仅能培育与蚤状幼体第三期,没有蚤状幼体第四期幼体出现;扁藻最差,仅能培育至蚤状幼体第一期,没有蚤状幼体第二期个体出现。同时发现,轮虫+卤虫组与卤虫组培育时间均比轮虫卤虫+扁藻组长;各期幼体的阶段成活率比较而言,蚤状幼体第一期最高,而蚤状幼体第五期最低。  相似文献   
6.
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 Schmitt)配子发生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kempi的精巢和卵巢 ,并对精、卵巢进行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结果表明 :黑斑口虾蛄的精巢由 1对很细的管状结构组成 ,精子发育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等期 ,精子圆球形 ,无鞭毛。卵巢分左、右两叶 ,对称且相互粘连。卵细胞为多黄卵 ,卵母细胞发育分为未发育期、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期和成熟期 4期 ;在卵黄形成前期形成大的生发泡。卵巢发育分为未发育期、发育早期、发育期、成熟前期、成熟期和产卵后期 6期。  相似文献   
7.
远海梭子蟹春季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廖永岩  曾进 《海洋科学》2000,24(12):10-15
有关远海梭子蟹(PortunuspelagicusLinnean)幼体培育研究 ,国外研究较少 ,国内仅洪万树等1994年做过其夏季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而涉及状幼体第1期的饵料效果及盐度适应性却未见报道过。本文探讨了远海梭子蟹种苗培育的实验室小规模技术方法 ,以及状幼体第1期的饵料效果和盐度适应性 ,供远海梭子蟹苗种生产研究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亲蟹在3~4月 ,抱卵亲蟹均购于民享市场。抱卵时体重范围是69.3~99.2g,卵重12.0~17.8g,怀卵量188000~279000 ,背甲…  相似文献   
8.
THEDISCOVERYANDOBSERVATIONOFTachypleustridentatus自然界现有4种鲎,分布于中国的中国鲎(Tachypleustridentatus,又叫亚洲鲎)是其中的一种,每年的4~9月,成年雌、雄鲎双双到沙滩的高潮位产卵繁殖后代。但在隆冬的元月,一般认为鲎已去深海越冬[2]。有关中国鲎的越冬,目前研究得很少,在中国从未发现过有关的报道。人类对冬季中国鲎的形态、内部结构(主要是性腺的发育)及毒理还很不清楚。作者的观察有助于了解中国鲎生殖周期的周年变化及对中国鲎的生态进行周年分析。1材料来源1.1中国鲎的发现1998年1月1日(农历1997…  相似文献   
9.
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饵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杂鱼、星虫、牡蛎、乌贼、虾进行中国鲎幼体饵料种类、粒度以及白天和夜间摄食量差异等试验。结果表明: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对乌贼的相对摄食量最大(2.1%),而对小杂鱼的相对摄食量最少(0.2%)。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均对粒度为0.3~0.5cm的乌贼相对摄食量最大(2.0%),对粒度为2cm的乌贼相对摄食量最小(0.1%)。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夜晚的摄食量明显大于白天:平均体重为147.4g组的昼夜相对摄食量的差异最大(白天为0.8%,夜间为1.7%),平均体重为258.7g组的差异最小(白天为ll%,夜间为l4%)。  相似文献   
10.
廖永岩  赵丽梅 《台湾海峡》2001,20(3):363-370
分别添加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制霉菌素,达克宁,里劳素等抗真菌药,进行远海梭子蟹离体卵孵化,并对孵化出的蟹幼体进行人工培育至幼蟹,结果发现,孔雀石绿孵化率最高。里劳素SaoI 24h存活率最高,0.2mg/dm^3浓度孔雀石绿孵化率达16%。0.1mg/dm^3里劳素Sao I24h存活率达7.2%,在24.5-27.5度下,从Sao状幼体至大眼幼体为12d,存活率为51.3%,从大眼幼体至第一期幼蟹需4d,存活率为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