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西大厂镇鲁塘铅锌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尾砂中Cu、Cd、Zn、Pb和As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高浓度氧化、高浓度还原条件处理的尾矿表现为pH<7的酸性环境,经低浓度氧化环境条件处理的尾砂呈现pH>7的弱酸性至弱碱性环境;尾砂中Cu、Cd元素活化迁移受pH值的影响明显,即高浓度还原和高浓度氧化条件可以促进Cu和Cd元素的迁移,酸性条件对Cu和Cd元素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Zn与Cd元素存在竞争吸附关系,但二者仍有明显差别;Pb和As元素受到还原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促进Pb和As元素的释放迁移。在淋滤实验前期,铅锌矿的表面阻力较小,由于环境酸碱性的改变,初始尾砂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位能发生变化,重金属元素初期迁移能力得到加强;淋滤后期,矿物颗粒表面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使颗粒表面的阻力增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减少,迁移能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白云凹陷第三系储层中发育大量的铁白云石,受研究区热流背景的影响,铁白云石主要见于高地温梯度地区埋深1000~3000m、地层温度60~130℃的浅—中部地层中及CO_2热流体活动区域。铁白云石的δ~(13)C值(-2.83‰~-1.83‰)具有无机成因的特征,与研究区气藏中幔源岩浆成因CO_2的δ~(13)C值较为一致,铁白云石的δ~(18)O值(-9.45‰~-5.37‰)和~(87)Sr/~(86)Sr值(0.7101~0.7161)也反映了其沉淀受到深部热流体活动的影响。以两口典型CO_2气井为例,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蒙脱石向伊利石的演化特征证明储层经历了热流体侵入;CO_2热流体活动区域不仅是铁白云石集中分布地带,并出现片钠铝石+铁白云石+菱铁矿等示踪CO_2运移、聚集的自生矿物组合。地层中铁白云石、高岭石含量与气藏中CO_2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绿泥石含量与CO_2、铁白云石含量呈反消长关系。高地温梯度地区丰富的CO_2热流体活动是该地区储层中铁白云石沉淀与含量高的重要原因,无机岩浆成因CO_2是铁白云石沉淀的主要碳源,CO_2热流体充注造成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异常转化,为铁白云石沉淀提供了所需的Fe~(2+)、Mg~(2+)离子。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是目前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研究的重要区域.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为24.2~121.0mW/m^2,单井现今地温梯度(Gra)最高可达6.64℃/100m,具"热盆"属性.白云凹陷裂后沉降阶段,特别是白云运动(23.8Ma)发生之后,盆地由断裂控盆转变为断裂、热作用共同控盆,热作用及热动力条件成为控制研究区储层成岩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珠海组地层的镜质体反射率值、砂岩中次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热液成因自生矿物等热流背景及岩石学记录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铸体薄片显微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电镜扫描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等,发现白云凹陷北部中-低地温梯度(LGR,Gra≤4.5℃/100m)和南部高地温梯度(HGR,Gra>4.5℃/100m)两个地区珠海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成岩演化过程存在以下差异:(1)中-低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的压实作用主要是静岩压实作用;高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的原生孔隙受静岩压实作用和热压实作用的共同控制,压实减孔速率高,等孔隙度埋深显著变浅;(2)地层升温速率的增大加快了储层中粘土矿物转化的速率,高地温梯度地区高岭石消失的埋深界限较中-低地温梯度地区浅,I/S(伊利石/蒙皂石混层)有序化进程较中-低地温梯度地区有所加快;(3)中-低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成岩演化过程属正常有序演变,高地温梯度地区受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明显,深部流体参与了高地温梯度地区珠海组砂岩的成岩演化过程,地层孔隙水物质交换过程复杂,成岩演化进程加快,改变了碳酸盐矿物溶解-沉淀热平衡状态,各成岩作用过程活跃并出现一些典型的热液成因自生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季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近15年的地面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季节过渡的突变特征,并根据它们的综合演变提出了华北地区冬、夏半年的划分方法。同时,对它们的年际变化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华北地区由冬季向夏季转换的早晚与对流层中上层行星尺度天气系统的季节性转换进程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大量征收。由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缺陷及救济途径的不尽科学和完菩,导致土地征收纠纷日益增多,群众集体上访、信访案件急剧上升。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问题的占信访部门受理总量的40%,其中87%反映的是征地补偿、安置问题。对于这些纠纷我国目前主要采取行政救济手段解决,排斥甚至否定司法审查的介入,导致救济途径不畅,缺乏公正公平的解决机制,这样势必使已有的矛盾尖锐化,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晓艳  马金荣 《北京测绘》2006,(4):57-59,23
简要介绍了在勘界测量过程中,所必须用到的一些土地权属知识,以及野外作业的精度要求。在内业整理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些编写方法。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与二倍体特殊动力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耗氧强度测定法 ,对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代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下 ,2n标准代谢 (StM)占常规代谢 (有饵料条件下 ,RfM)的比例平均为 85 7%( 82 6%— 91 % ) ,高于 3n的 78 4% ( 72 %— 84 3% ) ;2n因摄食所耗机械代谢变动于RfM的2 6%— 6 7% ,平均值为 4 3% ,低于 3n的 8% ( 4 9%— 1 3 6% ) ;同时 ,2n用于消化、吸收食物的代谢平均约占RfM的 9 98% ,低于 3n的均值 1 2 6%。经协方差分析检验 ,倍性对标准代谢、消化和吸收代谢及摄食代谢虽未表现出显著作用 ,但在不同生理状况下 ,2n耗氧率的均值都高于 3n。在 2 0℃下 ,对太平洋牡蛎 2n和 3n标准代谢和常规代谢 (无饵料条件下 ,RM)的昼夜周期性比较表明 ,3n的特殊动力代谢 (SDA)峰值略高于 2n,SDA持续时间和总耗能分别为 2n的 1 3倍和 0 80倍。实验还表明 ,2n和 3n在停食后 2 8h和 2 4h分别达到其排氨率的高峰 ,两者的排氨率差异虽不显著 ,但排氨率均值 3n高于 2n。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深层勘探屡获突破,经济下限也逐渐下调至埋深4 000多米,勘探实践证明,陆丰-惠州地区古近系储层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陆丰地区古近系储层普遍优于惠州地区。为解析这两个地区古近系储层的差异,本文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陆丰、惠州地区古近系储层研究,根据成岩过程中岩石的溶蚀特征及溶蚀产物对其进行分类,建立其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还原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陆丰地区文昌组储层受中生代沉积岩物源影响明显,岩石组分具高石英、低长石组分特征,孔隙类型以原生孔为主,具有弱溶蚀-少产物的成岩组合,发育低孔中渗或中高孔中高渗储层;惠州地区文昌组受中生代花岗岩物源影响明显,岩石组分具低石英、高长石组分特征,孔隙类型以原生孔、溶蚀孔和高岭石晶间微孔等混合孔为主,具有强溶蚀-多产物的成岩组合,普遍发育中孔低渗储层,但受强水动力改造下也能形成中孔中渗优质储层。对陆丰与惠州地区古近系优质储层的对比分析认为,母岩性质决定储层的先天优势,沉积改造改善储层初始物性,成岩差异影响储层质量的好坏。厘清不同母岩影响下优质储层发育条件及形...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波场模拟和反演困难等问题,本文从二维波动方程出发,采用Fourier变换得到了赫姆霍兹方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近似解法-广义WKB法;该法可以更加近似赫姆霍兹方程,且它的解中包含WKB的近似值.数值模拟显示了WKB法与广义WKB求解的异同.结果表明:广义WKB法是WKB法的一种推广,在求解非线性波数问题时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北京短时局地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短时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目前仍是预报中的难点,也是2008年奥运会提供精细化预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了解不同云系的结构及雷达回波的特征,还可以为人工增雨制定最佳作业方案,选择最佳作业时机。用每小时的地面自动站雨量资料结合北京市气象台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查找出造成北京2004年夏季(6~8月)的短时局地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单体。对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在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辐合点”、“中气旋”的图像特征出现有利于局地暴雨发生,并提前于暴雨。对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