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端深海偏顶蛤(Gigantidasplatifrons)是南海台西南冷泉区的典型优势物种,鳃丝上皮细胞内共生大量甲烷氧化菌,通过甲烷有氧氧化合成有机物为共生体系提供物质能量,是平端深海偏顶蛤赖以生存的重要能量来源器官,溶酶体在共生体系的营养互作和稳态维持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使用电镜技术观测了常压培养过程中(0d,30d,90d)平端深海偏顶蛤共生体系中共生菌和溶酶体的动态变化,通过鳃上皮含菌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常压培养对深海共生体系的影响,并探讨溶酶体在宿主—共生菌营养传递和共生菌群稳态维持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在原位状态样品中(0d)共生菌和溶酶体呈极化分布,细胞结构完整清晰;蓄养30d后,含菌细胞出现明显破碎,共生菌数量大幅降低,溶酶体数量、范围和消化程度大幅增加,对细胞顶端的甲烷氧化菌进行分解;而90d后,共生菌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消失殆尽,鳃部有明显细胞脱落后留下的坑洞,细胞呈现空泡状,无法明确区分各种细胞组分。上述结果展示了长期常压蓄养过程中鳃上皮含菌细胞中溶酶体与甲烷氧化菌的动态变化,推测当共生菌丢失后溶酶体也同步降低活跃度,平端深海偏顶蛤在共生互作中通过溶酶体主导消化和调控共生菌。  相似文献   
2.
黄海中华哲水蚤C5发育期油脂积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9个黄海调查航次的数据,研究了黄海中华哲水蚤C5发育期油脂积累的区域、季节变化,并探讨了中华哲水蚤油脂积累对其生理、生活史的可能作用。在黄海近岸海域,中华哲水蚤C5期油囊体积常年较小;而在陆架海域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在陆架区,C5期的油囊体积与度夏过程联系密切:最大油囊体积(可占前体部体积的30%以上)出现于度...  相似文献   
3.
王楠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2012,43(3):480-485
海月水母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暴发,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初步研究了水母伞径和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个体捕食率的影响以及海月水母的昼夜捕食节律。研究结果表明,海月水母的伞径对其捕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1—8cm范围内,随着伞径的增加个体捕食率线性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y=0.044x+0.125(R2=0.9036)。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捕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0.25—26.11mgC/L范围内,随饵料密度的增加个体捕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关系式为y=0.508x(R2=0.958)。在饵料充足时,海月水母没有昼夜捕食节律。在高饵料密度下海月水母出现过剩捕食,但是捕食行为依然活跃。上述结果既为量化评估海月水母对浮游动物群体的捕食压力提供了基础参数,同时水母过剩捕食行为说明依据生物量和代谢率的推算结果可能低估自然海域水母队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  相似文献   
4.
李超伦  孙松  张光涛  吉鹏 《极地研究》2001,12(2):153-159
Metabolic rates (oxygen consumption and ammonia excretion) of two dominant copepods, Calanoides acutus and Metridia gerlachei,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austral summer (December 1998 January 1999), in the marginal ice zone of the Prydz Bay. Their elemental compositions (C and N) were also analysed through these metabolic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 acutus was 48.4% 48.6% of dry weight in carbon content and 6.1% 6.5% of dry weight in nitrogen content. Metridia gerlachei was 47.1% 50.1% and 5.9% 7.4%, relativel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of C. acutus were variant in the different areas (0.226 to 0.774 μlO 2mg -1h -1). And its ammonia excretion rates ranged from 0.014 to 0.105 μgNmg -1h -1. The ratio between the rates (O∶N) exhibited a large difference(5 6 times). For Metridia gerlachei,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were 0.488 0.644 μlO 2mg -1 and ammonia excretion rates were 0.015 0.034 μgNmg -1h -1. From the results of metabolic rate measurements and elemental analyses, daily losses of body carbon and nitrogen were estimated to be 0.59% 1.99% and 0.44% 3.27%, respectively. The metabolic carbon requirements accounted for 0 6% 29 2% of primary production per day, and their excretion of ammonia occupied 0.2% 38.0% of daily phytoplankton nitrogen demand.  相似文献   
5.
Exercise in downscaling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long Chinese coas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Antarctickrill(EuphausiasuperbaDana)isakeyorganismoftheAntarcticmarineecosystemandapotentialfisheryresource.Ithasbeenthesubjectofmuchresearch.Despitethelonghistoryofresearchdatingbacktothe1930’s,therearestillquestionsaboutitspopulationstructu…  相似文献   
6.
张芳  孙松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2017,48(6):1355-1361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沙海蜇频繁暴发于东亚海域,特别是8、9月份为黄海沙海蜇生物量的高峰期/大量暴发期。研究沙海蜇的大量出现对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必要,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对饵料生物浮游动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黄海2006和2007年8、9月份沙海蜇的呼吸率、摄食率,估算了沙海蜇的食物需求量及其在黄海的分布格局,获得了其每天对中、大型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潜在摄食压力。结果表明沙海蜇的食物需求量的分布格局与其生物量的分布格局一致。在沙海蜇的捕获率为最大时,2006年9月上旬沙海蜇的摄食率为47.84(0.7—215.05)mg C/(m2d)。假设中、大型浮游动物都可以作为沙海蜇的摄食对象,那么每天对中、大型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平均分别为6.4%(0.09%—28.79%)和76.61%(1.12%—344.28%)。2006年9月下旬及2007年8月沙海蜇的食物需求比2009年9月上旬有所降低。因此,沙海蜇在暴发期间对中、大型浮游动物潜在的消耗非常大,甚至是毁灭性的。尤其是沙海蜇在高生物量站位对浮游动物的食物需求非常高,沙海蜇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远超过了浮游动物本身的生产力(大于100%),这时的浮游动物远远不能满足沙海蜇的食物需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探讨沙海蜇暴发对黄海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夏季浮游桡足类的摄食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于1997年7月有(19-24日)和小湖(26-30日)期间在莱州湾对不同大小桡足类自然群体(大型:〉500mm,小型:200-500mm)的分布及肠道色素含量进行了现场测定,并在一个48h连续观测站(A4)进行了肠道排空率和摄食节律实验。结果表明,浮动物肠道色素含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大型桡足类存在着一定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高峰出现在夜间,小型桡足类摄食切律不明显。A4站测得的桡足类摄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海月水母水螅体附着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彦涛  孙松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2012,43(6):1091-1095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海月水母(Aurelia sp.1)浮浪幼虫在活体牡蛎、牡蛎壳、扇贝壳、波纹板、网衣(200μm)、PV管等材料上的附着选择性和水螅体在竹竿和水泥块上的增殖问题。实验表明,浮浪幼虫对人工材料(波纹板、网衣、PV管)具有偏好性,附着密度较大;水平放置的附着材料底部附着更多的水螅体。水螅体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在新的栖息地形成水螅体种群,种群扩张过程中存在密度限制,较低密度时水螅体种群增长较快,高密度时水螅体种群增长较慢。作者认为,日益增加的海洋废弃物(塑料、玻璃、木材),以及海底构造物(海水养殖筏、海洋工程)为水螅体提供了更多的附着表面,这有利于水螅体栖息地的扩张,形成更大的水螅体种群。  相似文献   
9.
中华哲水蚤对自然饵料的摄食选择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超伦  孙松  王荣 《海洋与湖沼》2007,38(6):529-535
提要为了解自然环境中中华哲水蚤的摄食选择性及其生态策略,利用库尔特颗粒计数器测定了夏季黄海中华哲水蚤对自然水体中混合饵料的选择性摄食状况。调查期间,黄海海域季节性温跃层开始出现,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为0.23—1.44mg/m3,最大值均出现在温跃层底部。水平分布上,水体中颗粒浓度近岸浅水区(A站:0.5—5.2×106μm3/ml)高于深水区(B站:0.3—0.7×106μm3/ml,C站:0.9—2.4×106μm3/ml);垂直分布上A、B站近底层颗粒浓度最高,C站颗粒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叶绿素a最大值区。中华哲水蚤对水体中粒径为1—100μm的食物颗粒均有摄食,但是颗粒大小和颗粒浓度对其摄食选择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摄食粒径为5—50μm的饵料颗粒。不同海域中华哲水蚤的个体摄食率分别为近岸A站23.82×106μm3/d、北部B站51.16×106μm3/d和南部C站36.32×106μm3/d,其日摄食量分别占体碳含量的2.1%(A站)、4.6%(B站)和3.2%(C站)。近岸海域(A站)中华哲水蚤摄食的饵料颗粒中各粒级组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但是深水区(B、C站)中华哲水蚤对于10—25μm范围内的饵料颗粒摄食选择性明显高于其它粒级组。中华哲水蚤的摄食选择性主要与水体中饵料的体积浓度相关,当饵料浓度降低时,中华哲水蚤可以通过扩大摄食饵料颗粒的粒径范围,增加对大颗粒的摄食以获得更多的营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水母对浮游食物网的摄食影响,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法,研究分析了渤海红沿河海域常见的4种小型水母(伞径直径5 cm:卡玛拉水母Malagazzia carolinae、球形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帽铃水母Tiaricodon coeruleus、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和3种大型水母(伞径10—200cm: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水母的食物组成存在差异。其中卡玛拉水母、球形侧腕水母、帽铃水母、半球美螅水母和白色霞水母均偏肉食食性,食物组成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更高,高于海月水母与沙海蜇。在食物粒径谱上,帽铃水母和半球美螅水母较大粒径的食物比例均高于小粒径的悬浮有机物(POM)比例。卡玛拉水母和球形侧腕水母各个粒径食物比例接近。大型水母中,白色霞水母的食物中大粒径的浮游动物的比例高于海月水母,更高于沙海蜇。由此看来,小型水母和大型的白色霞水母的暴发会直接影响大中型浮游动物数量,海月水母的暴发对不同大小的浮游生物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沙海蜇的暴发会大量摄食1 mm的小型浮游生物和POM,对大中型浮游动物以及更高营养层生物(鱼类等)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蜇伤以及饵料竞争导致的。因此,不同种类水母暴发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从摄食角度初步探究了水母对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为水母暴发的灾害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