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98年4月至6月和1999年3月至6月对大亚湾澳头海域增养殖区的水环境监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各环境因子对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与远距角毛藻Chaetoceros distan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硒、铁分别对细弱海链藻水华、远距角毛藻水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采用单纯形法建立了藻类生物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多无非线Cobb-Douglass方程,对2种藻类水发生状态的模拟结果准确分别为77.8%和100%。  相似文献   
2.
夜光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相似文献   
3.
大鹏湾赤潮多发区的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根据1990-1991年大鹏湾盐海田域4个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鹏湾赤潮我发区海水中叶绿素α含量的测值范围为0.06-8.28mg/m^3,平均为1.33mg/m^3。季切平均值以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表层的叶绿素α含量稍高于底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影响叶绿素α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Fe,COD,s,其次是DO,t,Tb;此,Mn,Si(OH)4,PO4,NO2与叶绿素α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大鹏湾盐田海域环境因子变化与赤潮生物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阎玲  李锦蓉 《海洋通报》1993,12(2):7-12
  相似文献   
5.
西昆仑昆盖山北坡发现“二位一体”火山岩型块状含铜黄铁矿矿床西昆仑昆盖山北坡是我国近年发现的具有重要找矿远景的火山岩型块状含铜黄铁矿矿床分布带,东西长近百公里,南北宽10~20km,已知矿床和矿点达十多处(新疆地质矿产局,1994)。目前该带正进行1∶...  相似文献   
6.
7.
东亚滨太平洋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东亚滨太平洋地区晚古生代、印支期与燕山期古构造背景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进而将本区喜马拉雅期的地壳运动,划分出早、晚两个构造期与两个主要构造幕;对本区自洋至陆划分出5条喜马拉雅期巨型构造-建造带,即西北太平洋海沟-岛弧带、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盆带、东海-南海北部陆架断陷带、东亚陆缘裂谷带及陆内裂谷带;还对早、晚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进行阐述。最后对本区喜马拉雅期区域应力场状态及演变特点进行探讨,认为其形成机制与大陆-大洋、表部-深部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滨太平洋带的印支运动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发生在中生代早期的地壳运动,在我国东部、尤其是江南隆起带以东及下扬子地区较为明显。因而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已引起我国地质学者的重视,如丁文江、李毓尧、李捷、朱森、黄汲清、徐克勤、李四光、张文佑、孙殿卿、吴磊伯、徐煜坚等,曾先后对这一时期的造山幕(或褶皱幕、构造幕)给予专名。上述时期的地壳运动,在中南半岛的东部表现最强烈。1934年,法国地质学者J.弗罗马热(Fromaget)曾将越南晚三叠世的前诺利克期、前瑞替克期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  相似文献   
9.
大鹏湾,大亚湾营养盐含量与赤潮生物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相似文献   
10.
1991年3月中旬在南海大鹏湾海域用小型箱式采泥器采集了0-2cm和5-7cm层的样品。对所采样品用比色法测定了沉积物中可被交换的溶解态营养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可被交换的活性磷酸盐含量很高,N/P值很低。另外,根据同时采集的水样分析结果:水体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很低,且N/P值很高。1992年3月的调查结果又证实:在上覆水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很高,且N/P值很低。因此,我们认为进一步研究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中活性磷酸盐对水体的供给与大鹏湾赤潮的关系对研究大鹏湾赤潮的成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