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阿拉山口、精河、博乐、温泉4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地面观测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主成分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艾比湖绿洲湿地年及季节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的特征变化及定量化成因,以期为艾比湖绿洲湿地区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960-2013年,艾比湖绿洲湿地年平均潜在蒸散量为1 063.52mm,夏季值最大为552.3 mm,冬季最小为25.3 mm,年平均潜在蒸散量以12.68 mm·(10a)-1的速率递减,各季节潜在蒸散变化趋势与年变化一致,夏季表现最明显;(2)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均和春、夏、秋潜在蒸散量显著性突变时间分别是1991年、1994年、1994年和1993年,冬季不存在突变,显著性突变均发生在21世纪90年代,地表湿润度年突变时间为1985年;(3)艾比湖绿洲湿地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主震荡周期分别为29 a和21 a,以多、少交替发生,具有全域性;(4)风速是年及季节潜在蒸散量的主导因素,地表湿润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
线性抽样及分形理论在景观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鹏飞  周德民  宫辉力 《地理研究》2013,32(8):1391-1401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对景观格局、动态和功能具有决定作用。将线性抽样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景观空间异质性的表达中,相比于传统方法,可以定量表达景观类型在空间序列中的组合规律,而该组合规律可以作为指标来测度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高低。景观类型在空间序列中的组合越复杂,则景观的空间异质性越高。该方法以景观类型空间序列的线形图像为基础,利用分形理论计算线形图像的分维,以分维数值的大小来表达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高低。但样线的布设方法、分维计算方法以及景观分类系统的不同都会对分维数值产生影响。以妫水河流域为试验区,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表达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松南180井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101~116 Ma的早白垩世晚期,属于营城组,非火石岭组火山岩。岩相学观察主要由安山岩和橄榄玄武岩组成,化学成分显示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属碱性系列,镁质量分数较低,镁值较小(Mg#=0.27~0.53)。稀土元素总量较高(w(∑REE)=(164.98~257.2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60~10.96),铕异常微弱(δEu=0.85~1.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 Rb,K 相对亏损,相容元素(Cr、Co、Ni)质量分数低,高场强元素Nb、Ta弱富集,整体表现出与 OIB(洋岛玄武岩)一致的稀土图谱和微量元素特征。岩浆源区为软流圈地幔,经历了深部地幔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岩浆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4.
GIS与BIM融合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且相关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国内外GIS与BIM融合的相关研究从融合方法和集成应用两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GIS与BIM融合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标准扩展和本体论3种模式,初步实现了GIS与BIM数据的相互转化和融合,但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丢失、语义信息歧义等是其中突出的问题。GIS与BIM的集成主要用于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规划设计、市政设施管理和火灾应急处理等方面,但集成应用还处于理论设想和方法探讨阶段,并未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总的来说,GIS与BIM融合不论在融合方法研究方面,还是在集成应用方面,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发展新型数据模型,优化信息表达形式,兼顾几何实体表达和面向具体应用的语义知识表达需要,很可能是未来GIS与BIM融合的另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6.
气候因子影响天山北坡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0—2004年逐月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字影像,计算了天山北坡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NDVI变化的区域分布规律,探讨气温、降水对NDVI动态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了NDVI变化的气候因子驱动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据此对天山北坡植被NDVI变化的气候因子驱动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植被状况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复合影响,气温主导影响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中高覆盖度林区和绿洲农区过渡带以及NDVI≤0.25的荒漠区区域内。 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疆地区气温的空间变异性,以新疆66个国家气象台站1981—2010年月平均气温和30 m空间分辨率DEM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插值法、基于DEM多元线性回归插值和基于DEM修正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新疆区域气温数据进行栅格化,并分析年平均气温与海拔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格法(Kriging),样条函数法(Spline)和趋势面分析法(Trend)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气象要素进行直接插值、气温多元回归模型残差结果插值、基于DEM修正插值对比分析。通过针对插值方法进行基于MAE和RMSIE的交叉验证,结果表明传统插值方法、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基于DEM修正4种空间插值精度均为IDWKrigingSplineTrend。反距离权重(IDW)空间插值方法最优,基于DEM修正IDW插值、基于多元线性回归IDW插值与传统IDW插值精度分别是0.039、0.477、1.038,插值结果客观的表达了新疆区域气温随空间梯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兴凯地块南部构造演化复杂,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证据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兴凯地块南部花岗岩侵位结晶年龄为晚三叠世末期(202~205 Ma),处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阶段.地球化学成分上,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均以富硅(SiO2=69.61%~77.27%)、弱过铝(Al2O3=12.70%~15.28%)、较富碱(AKI=0.64~0.88)为特征.结合角闪石矿物的出现、较低的锆石饱和温度(TZr=679~787 ℃)等特征表明本区花岗岩为分异的Ⅰ型花岗岩.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较高(0.282 773~0.282 913),εHf(t)均为正值(4.39~9.32),二阶段Hf模式年龄较为年轻(0.65~0.96 Ga),反映其源区物质为新元古代期间从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结合岩石形成年龄、岩石组合等特征可以推断岩石应该形成于西太平洋开始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7年8月在策勒用ASDFR光谱辐射计探测的数据,以及国家卫星中心在敦煌辐射校正场的观测资料,运用参考板野外反射率因子修正法计算了地表反射率,并对比分析了策勒考察场和敦煌辐射校正场地理条件及地表反射率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地理条件上,策勒考察场交通便利,晴空日数多,恢复能力好,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若作为辐射校正场具有持久性;策勒辐射考察场中心区平均反射率在28.9%左右,基本位于卫星遥感传感器的中心段,可以满足大多数卫星遥感传感器的辐射校正;地表反射率最大在2100nm附近,约为0.38,平均偏差约1.3%。比较得出,策勒考察场地表均匀性较好,其反射率较敦煌的略高,而偏差略低。所以,策勒考察场的地理条件和地表反射比符合作为辐射校正场的条件,且与敦煌校正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网络的官厅水库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京西北部的官厅水库流域为研究区,以1978-2009 年之间的6 期Landsat 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解译土地利用图。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过程中的转移矩阵作为一种网络进行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是网络中的节点,不同地类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网络的连线(边)。应用度、介数、网络平均最短路径等复杂网络方法,从土地利用系统整体的角度识别LUCC过程中的关键变化地类,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结果表明:① 在近30 年的时间尺度上,旱地、天然草地和人工水域始终是转移矩阵中3 种关键变化地类,LUCC主要围绕这3 种地类进行;② 5 期转移矩阵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值均小于1.5,土地利用系统的活动性强、稳定性差,但五期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值总体上呈现增大趋势,土地利用系统向稳定方向发展;③ 近30 年来,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人工生态系统取代,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天然草地面积减少了62.1%,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了6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