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厦门港湾海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0年8月—1981年10月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所得的水温、盐度资料对本海区不同区域的海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粤东陆架区夏季的上升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洪启明  李立 《台湾海峡》1991,10(3):271-277
本文根据水温、盐度和溶解氧含量等要素的历史资料分析了南海北部粤东陆架区夏季的上升流现象。结果表明,上升运动的深层高盐、低温冷水使该海区夏季中、下层及近岸水温下降,盐度上升,溶解氧含量相对减少。上升流中心位于广东汕头外海,中心附近上升流明显强化,本海域上升流存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和明显的年度间变化。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水域表层海水温度的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年的月平均海面温度进行调和分析,从而确定了一年和半年周期温度变化的振幅和相位。对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水域的半度方形区计算了谐波参数并绘了图。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季节变化的特征与各种水团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984年夏季台湾浅滩周围海域水团的多维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立  李达  洪启明 《海洋学报》1990,12(5):562-570
本文应用多维模糊聚类方法分析了1984年8月台湾浅滩周围海域海水的7个海洋学参数,进而讨论了该海域水团的划分及海水的交汇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研究海域的主要海水类型为南海陆架水,内斜上升冷水及粤东上升流水,此外,在外斜一带还有一支上升冷水.南海陆架水属浅海混合水团,主要分布于上层,其影响只达东山-台湾浅滩一线.内斜上升冷水位于浅滩北侧,从东向西楔入研究海区,可能源于黑潮.粤东上升流水则位于粤东近海下层,观测期间影响海峡南部的主要是从台湾浅滩以东海域进入海峡的黑潮或南海(海盆)水.  相似文献   
5.
洪启明 《海洋通报》1993,12(6):18-23
根据涡动混合张量,计算涡交换张量分量,进而利用普郎特公式计算混合长度,并采用涨合交换椭球方程导出混合交换椭圆方程,以此计算本区涡动交换混合椭圆要素的分布,阐明台湾海峡西部涡动混合的变化规律。得出海峡西部涡动混合的流势的分布变化规律较一致,即流速大的涡动混合交换强,顺流方向或平行于岸线的涡动混合强于横珙于流或垂直岸线的涡动混合,其混合强度冬季比夏季强,表层比底层强,南部比北部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福建沿岸海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及水文气象等状况,对其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前景作了初步探讨。文中根据其海洋旅游资源结构特点和开发条件,结合当今世界海洋旅游发展动向,将其分为9个海洋旅游功能区,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1989年初冬海面温度场和流系的卫星遥感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NOAA卫星AVHRR热红外遥感数据,通过计算机运算处理获得的海面温度专题图象,对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1989年初冬海面温度场及流系(黑潮、台湾暖流、浙闽沿岸流、南海暖流及台湾浅滩上升流)进行初步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手段佐证了过去用传统海面船测方法得出的一些结论,并获得了一些与过去有异的结果,得出1989年初冬浙闽沿岸流可达福建泉州湾和厦门港附近等结论,同时发现了该海域流系边界形成的几处波长在30~100km不等的切变波.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温,盐,密度的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1984年2月~1985年2月,福建省海岸带海涂资源及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海洋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图1),并参考该区大量历史资料(含沿岸台站),分析西部海域不同海区,即沿岸河口区、海峡开阔区以及台湾浅滩附近等海区温、盐、密度的年变化,同时对水温进行调和分析,进一步阐明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水温的年变化特征。同时得出海峡区密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盐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