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岛近海浒苔暴发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7月3日至25日在青岛附近海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J.Ag]暴发期间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分析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物种组成、生物量和丰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动态变化,以了解浒苔暴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影响.结果表明,本项目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  相似文献   
3.
不同孔径底层筛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取样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年11月在胶州湾所设的20个站,每站成功取4个定量采泥样品,每两个样品分别用底层筛孔径0.5mm和1.0mm的套筛冲洗所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及种数比较分析。结果显示,0.5mm孔径底层筛样品的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总种数分别是1.0mm底层筛的样品的1.36,1.19,1.15倍;两种筛所获的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影响最明显,对生物量、种数影响较小;环节动物多毛类、甲壳动物类群中的钩虾类个体较细小,是受底层筛孔径影响最明显的类群;0.5mm孔径底层筛的取样质量明显好于1.0mm孔径底层筛。  相似文献   
4.
2000—2009年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09年10年间在胶州湾每年的春、夏、秋、冬(5、8、11、2月)各季度月的海洋调查资料,对胶州湾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在胶州湾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52种,其中环节动物门的多毛类动物225种,软体动物107种,甲壳类动物150种,棘皮动物25种,其它门类动物45种。...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4个季度月(夏、秋、冬、春季),对位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所设的1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组成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了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全年总种数、年平均栖息密度和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11种、699.415个/m2和98.927 g/m2。各季度的种数(S)、平均密度D (个/m2)和平均生物量B (g/m2)的季节变化分别为: S春季(121)>S秋季(118)>S冬季(89)>S夏季(87),D春季(794.58)>D秋季(766.92)>D夏季(674.62)>D冬季(561.54),B春季(180.271)>B夏季(107.121)>B秋季(70.824)>B冬季(37.493)。全年物种多样性指数H’值、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值分别为2.976、4.135和0.707,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夏季、秋季和春节平均密度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冬季明显较少。而平均生物量和种数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较高,冬季较低。该海域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5.335g(AFDW)/(m2.a),相对较高。P/B值的平均值为1.239。  相似文献   
6.
A new species, Clathrocorys gracilis nov. spec., of Tripocyrtidae (Radiolarians: Nassellaria) from surface water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new species has four radial beams arising from the cephalic base centre, each foot with cup-shaped structure and ramified bar in the proximal section (near cephalic base), and each wing with a large mesh in the middle, a medium mesh and a small mesh on each sid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1年和2004年胶州湾口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Tchang et Koo)采集资料,分析了23年来青岛文昌鱼体质量、体长、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变化,发现1981年文昌鱼个体最大体长为55 mm,平均体长为37.63 mm,而2004年个体最大体长仅42 mm,平均体长只有29.82 mm;1981年各月平均体质量范围为0.06~0.14 g,2004年为0.03~0.04 g;1981年平均栖息密度为753个/m2,2004年为1 220个/m2。采用成对数据平均数比较的假设双尾检验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表明,文昌鱼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在1981年和2004年均有显著的差异,平均分布密度在显著水平a为0.01时,差异不显著,而在a为0.05时,差异显著;说明2004年采集的青岛文昌鱼个体长度和质量都明显变小而分布密度有所增加;而平均生物量,1981年和2004年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体长个体数比例表明,1981年和2004年文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以及各年龄组的生长情况等方面也不相同。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初步分析为底质的改变、栖息地萎缩、饵料丰度和组成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北黄海獐子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9年8月-2010年6月在北黄海獐子岛海域4个季度航次调查的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4个航次共采集了211种底栖动物,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为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斑角吻沙蚕(Goniada maculata)、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博氏双眼钩虾(Ampelisca bocki)和短角双眼钩虾(Ampelisca brevicornis),各季节的优势种组成有明显变化;运用聚类分析和MDS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将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分为3个群落,即,群落I--位于调查区北部的美原双眼钩虾(Ampelisca miharaensis)-短角双眼钩虾(Ampelisca brevicornis)-斑角吻沙蚕群落,群落II--位于獐子岛邻近的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日本倍棘蛇尾群落(Amphioplus japonicus),群落III--位于南部区域的薄索足蛤-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群落,各群落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运用ABC曲线分析了4个季节群落受扰动情况,表明该海域环境良好,受扰动较小,夏季受扰动略大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镆铘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冬、春、夏、秋4个季度月,对位于山东荣成的镆铘岛潮间带的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样品,对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92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1科22种,软体动物17科28种,甲壳动物18科33种,棘皮动物2科2种,扁形动物1种,腔肠动物2种,鱼类3种;平均栖息密度为329.67个/m2,软体动物贡献最大,其次为甲壳动物;平均生物量为81.74 g/m2,软体动物贡献最大,其次为多毛类环节动物.镆铘岛潮间带多样性指数H'垂直变化规律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相似文献   
10.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北风行》中的诗句。诗中说:太阳、月亮为什么照不到这里呢?只有北风怒号从天而来,燕山一带的雪花像席子那样大,片片落满了轩辕台。诗句以夸张的手法写雪大天寒,渲染了冀北燕山一带的冬季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