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尺度暖涡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两组理想化数值试验,对比研究了分布于热带气旋不同位置处的海洋中尺度暖涡所引发的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暖涡对热带气旋强度有增强作用,而位于热带气旋外围的暖涡则会抑制热带气旋的发展。本研究将暖涡增强(减弱)热带气旋强度的区域称为内(外)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区暖涡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增强(减弱)幅度逐渐减小(增大),区域范围同步减小(增大)。内区暖涡增强了热带气旋的次级环流和结构对称性、增加了海气界面热通量,同时减弱了外围螺旋雨带,进而导致热带气旋强度增强;若暖涡在外区,其对热带气旋的作用相反,导致热带气旋强度减弱。由于理想化试验中热带气旋静止不动,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传播速度较慢的热带气旋。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热带气旋和海洋中尺度暖涡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引入热带气旋外区暖涡的影响助力提高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深度和垂直厚度等物理特征的空间变化。并与1992年12月-1993年2月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资料进行了比较,说明了CWB的时间2变化。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CWB两侧海水运动的各向异性,以及动力高度场的形势,指出了动力高度槽,CWB锋面  相似文献   
3.
内波为发生在层结海洋内部的亚中尺度波动,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特别是海洋混合及能量级串研究,不可或的缺环节。孤立内波的突发性巨大冲击能量可对水下航行和工程设施构成灾难性威胁,实现实时监测与预报海洋内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南海是全球海洋中超强内波多发海区之一。长期现场观测表明,吕宋海峡以西海域内孤立波振幅高达150~200 m,且终年发生。因此,南海是目前海洋内孤立波观测与研究热点海域。本文以2015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论文为依据,评述南海内波研究新进展,认为7 a来研究成果取得质的提升。第一,实现了由卫星为主要手段2D观测到以卫星与潜标同步3D观测为主要手段的提升。由此催生出振幅240 m超强内孤立波、中尺度涡对内波的调制作用、重现周期23 h 内孤立波、浅海内孤立波裂变现象、深海盆内波及动能级串等创新成果。第二,研究区开始呈现向中部深海盆扩展趋势。迄今为止,南海内波观测与研究集中在吕宋海峡以西和北部陆架,现已出现向中部深海盆扩展趋势。第三,海洋探测高新技术应用于南海内波观测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由卫星高度计沿轨海面高度场二维平面波分解技术得出的南海M2内潮辐射图,解决了多年争论不休的南海北部内波生成机制和生成源地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建立南海邻近的边缘海内波传播预报模式。模式预报的一个潮周期之后内波波峰线位置与后续卫星图像上显示的位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达95%,平均距离均方根差为3 km。快速深潜剖面浮标技术应用于南海北部深海盆,得出0~3 500 m 全水深内波波段(周期为0.1~1.8 d)波动引起的水温起伏幅度垂直分布。高分辨水下声成像技术,包括人工地震技术和回声探测仪,成功应用于南海北部陆架内波观测与研究。其中回声探测仪图像空间分辨率达10 cm,清楚显示出内孤立波波包精细结构,可精确测得水平尺度仅为2 m的孤立波特征半宽度。可以预期,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特别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内波传播预报模式的成功实例,必将为开发南海内波精准预报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海域是南海中尺度涡的高发区,该海区的多尺度动力过程及相互作用经常对海上工程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针对“FPSO-119”海洋工程施工船在2021年5月8日20时左右遇到“怪流”后瞬时大幅度失位现象,在排除内波等其他海洋现象与外因影响的前提下,利用海表面高度异常(SLA)数据、HYCOM模式数据以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认为“怪流”是施工海域内中尺度涡与潮流正向叠加所导致。在此基础上,结合TPXO潮流预报数据,提出了一种将中尺度涡流与潮流矢量叠加的涡流预报方法,并通过FVCOM数值预报,对施工海域的中尺度涡流进行预报。经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后报检验,该方法能够反映施工海域内涡流在未来2 d内的主要运动特征,可作为海上工程应对“怪流”的重要参考,在工程应用中结合内波流、风海流等其他信息综合考虑分析,可更好地为海洋工程和船舶航行等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近海全潮测验气象保障的迫切需求,根据我们在现场调查中积累的有效经验,把影响中国近海的天气过程看成是大背景场上气压单体的运动,冬季的基本态是气压单体的向海运动,夏季的基本态是气压单体的向陆运动.具体到调查海区,首先把握调查时段天气过程的基本态,关注大背景场中气压单体的运动趋势,推判可能影响到调查海区的气压单体的活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调查区调查时段天气形势的极端情况;基于可以获得的公益气象预报信息,通过对调查现场基本背景场的踏勘和分析研究,形成局地性修正因子,从而进行调查海区的局地补充订正预报;用现场气象观测站的资料进行验证与反馈,不断改进局地性修正因子;充分结合诸如风动能在一定时段内积分总量准守恒的周期规律性等经验规律,进行调查现场的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完善投放式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LADCP)测量和资料后处理技术,通过海上观测实验和资料分析,优化了盲区长度的设置,改善了第一观测层的资料质量;分析了下放过程和上升过程的不同测量误差,并反馈到对测量过程和资料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较完备LADCP测量系统的必要组成。通过和相应的底跟踪结果及走航ADCP观测结果的比对分析,LADCP测量及资料后处理结果的可信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对台湾海峡流量变化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VISO的MSLA海面高度距平资料和NCEP风场资料,应用张庆华等导出的渠道流的解,诊断计算了1993-2001年台湾海峡流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台湾海峡的年平均流量为1.27Sv,夏季最大,平均为2.27Sv;秋季最小,平均为0.46Sv,季节变化明显。分析认为,台湾海峡流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台湾海峡南北方向海平面倾斜。局地风的驱动是次要因素,它所产生的流量变化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基本为南向流。  相似文献   
8.
半封闭海湾纳潮量的一种直接观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推荐了一种半封闭海湾纳潮量的直接观测方法,主要利用ADCP在封闭湾口的观测断面上进行周期性的往还式周日连续走航观测,通过观测到的湾口流量变化序列直接计算海湾的纳潮量。文中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观测方案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LADCP观测和资料后处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LADCP这一崭新而又特殊的海流观测技术,系统地介绍了LADCP/CTD捆绑式测量、罗盘标定、测量设置和附加信息获取等LADCP观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对LADCP瓦迭式资料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LADCP资料后处理的关键技术:首先进行LADCP资料初处理和声速剖面校正,利用同ping剖面内相邻两水层的LADCP测量值之差等于两水层的真实速度之差这一特性,把LADCP的所有测量值转化为垂向切变流速,求出水柱内各水层的垂向切变率,对其按照一定的积分顺序进行深度积分,得到水柱内各水层相对于参考层的相对速度,利用底跟踪信息可以较直接地求出参考层的速度,也可以根据测量过程中LADCP和测船相对位置在入水时和出水时保持不变这一基本成立的假定通过GPS信息求出参考层的速度,从而得到整个水柱内各水层的绝对流速。为了提高处理结果的准确度,在资料后处理的每一处理步骤中都要特别注意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黑潮水入侵东海陆架及陆架环流的若干现象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WOCE-SVP和中国近海环流观察项目的卫星跟踪表层测流浮标资料,详细分析了黑潮及其入侵东海陆架和东海陆架上层环流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潮从台湾东部进入东海后,明显入侵陆架,并在复杂地形的作用下使其流路呈现多种变化,分析结果还显示,对马暖流不仅仅是黑潮的延续,而是多支流合成的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发现:秋节东海黑潮西侧100m等深线处可能存在一支与黑潮反向的逆流,关于它存在的季节变化和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