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台州湾潮滩不同粒级悬沙的动力沉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国俊 《海洋通报》1993,12(5):51-55
本文根据潮滩悬沙粒度,含沙量和水动力资料以及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试验资料,分析了潮滩不同粒级悬沙的动力沉积特性。文章认为,粒径大于32μm的粗颗粒以单颗粒重力沉积为特征,大部分在涨急前落淤;粒径在4-32μm的中细粉砂,在适宜的动力条件下(流速小于28cm/s大于18cm/s)发生动水絮凝沉积,其它时间发生单颗粒沉积;粒径小于4.0μm的粘性细颗粒在流速小于21cm/s时发生动力絮凝沉积,流速大于2  相似文献   
2.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北槽浮泥周期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蒋国俊  姚炎明 《海洋学报》2006,28(2):135-139
根据2000年长江口北槽浮泥的实测资料,分析浮泥厚度和体积等几何尺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长江口北槽浮泥存在日、半月和年际三种周期变化;日周期的变化受潮流动力周期的控制,这是由潮流冲刷浮泥形成的悬沙并再絮凝沉积造成的;半月周期的变化受潮流半月周期变化引起的泥沙供给量的变化控制;年周期的变化主要是由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的长江口水温的年度变化所控制,泥沙供给和动力的年周期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浙江海面变化的灰色模型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分析了各影响海面变化因素的影响力度,指出影响浙江海面趋势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建立了海面变化的灰色气温模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可根据气温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海面变化趋势。若未来百年全球气温再上升1.5-5.5℃,浙江海面将对应上升24-78cm。灰色模型模拟还显示,未来平均高潮位于上升速率明显大于平均低潮位上升速率,潮差将逐渐增大,在相同平均海面升幅的情况下,未来海面上升对  相似文献   
5.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动水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受碰撞絮凝概率与剪切破碎概率、絮凝体所受外力与本身抗力两大关系的制约,而流速又通过制约以上两大因素的变化,成为制约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动水絮凝沉降与拦门沙淤积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1982年4月-1983年3月长江口南槽3个站位全年逐月大湖的水化学成分、悬沙粒度与粘土矿物资料,1984-1992年在环形水槽中获得的近百个组次的动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资料,以及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浮泥与底质研究成果,对拦门沙形成过程及其机理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浙江椒江、江苏灌河以及长江等河口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分析河口猢主其对河口泥沙淤积的影响。文章指出,因河口锋形成机理上的差异,锋面可随潮移动,也可稳定不动,但其派生的锋区环流和锋区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能促使河泥沙汇集,发育河口最大浑浊带。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浙江洪涝灾害的现状,着重讨论了若干影响未来洪涝灾害的因素,对浙江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历史上来看,洪涝灾害一直是浙江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解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洪涝灾害受灾、成灾面积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生频率更趋急剧增加,灾情加重,经济损失直线上升,已成为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影响浙江未来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大洋27.5℃海水等温线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向北移动,相应地将对热带气旋活动规律产生影响,可能导  相似文献   
9.
浙江健跳港动力沉积过程及冲淤平衡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浙江健跳港实测水文泥沙和港道底部高程资料,分析了健跳港动力沉积过程及其港道的冲淤平衡机理。健跳港受潮流动力作用,大潮冲刷,小潮淤积,港道底部冲刷,湖滩淤积,随着空间上的冲淤变化,岸坡逐渐变陡,最终失去平衡,发生滑塌,形成潮滩与港道底部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阳离子浓度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本文根据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试验和长江口一年的实测阳离子浓度资料,分析了阳离子浓度对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积的影响。文章指出,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存在絮凝最佳离子浓度,对长江口悬浮泥沙,该浓度约为170×10(-3)mo1/dm3;在阳离子浓度相同的水体中,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更能促进细颗粒泥沙的动水絮凝沉积。文章分析了长江口阳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的关系后指出,长江口南槽阳离子浓度受径流影响,洪季浓度低,枯季浓度高,但8~9月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逼近长江口时,口门附近的阳离子浓度明显升高。文章指出,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最佳阳离子浓度恰好位于拦门沙滩顶,170×l0(-3)mol/dm3阳离子浓度等值线通过最大浑浊带的核心。文章认为,长江口阳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强度和沉积部位,对拦门沙的发育及冲淤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