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福建近海五种主要捕捞作业适宜捕捞力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振彬  颜尤明 《台湾海峡》1998,17(1):104-109
本文根据福建省定置、拖、围、刺、钓五种捕捞作业在本省近海的捕捞力量和渔获量,并以1994年单位功率的渔捞效率为基准进行逐年捕捞力量的标准化,应用Schaefer和Fox两同电脑分别估算它们的fMSY和MSY。结果两处在算的fMSY和MSY的平均值是:定置网为8.90尤明等37.41万t;推网为55.88万KW,35.51万t;为桃围网为7.12万KW,10.06万t;刺网为15.19万KW,9.5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81~1984年4~9月累计18个月在闵中、闵东渔场开展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性探捕调查的材料,报道了扁舵鲣的生态分布、群体结构和生活史主要特征。鱼群先后于4~7月由南而北进入本渔场,数量分布以5月为多;栖息的最适温、盐度分别为23.5~25.5℃和33~34;渔获群体由0~V龄组成;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Ⅰ龄,最小叉长271~280mm;生长参数L_∞=484.44mm,W_∞=2050.76g,K=0.5109,t_0=0.3598;瞬时自然死亡率为0.8937,开发比率为0.2138,属于轻度利用的鱼类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 ,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 86 4.6 3kt,进而以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 ,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 5 1 9.5 6k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2 5 0 .5 7kt和 2 5 9.78kt。Schae 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 2 36 .0kt和2 34.1k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 1 1 40 4.1和 1 2 6 6 6 .6MW·d ,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 42 4和 471组 ,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鱼参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厦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变化和最适捕捞力量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振彬  颜尤明 《台湾海峡》1998,17(3):309-316
本文以厦门沿岸海域历次渔业资源和生物调查及1984-1995年渔业统计资料为背景,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变动,重点对文昌鱼、真鲷、鳓鱼、大黄鱼、蓝点斑马鲛、长毛对、中国鲎等重要经济种类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探讨,针对目前资源的变动趋向,指出了近期重点的保护对象和有开发潜力的种类,并以三种标准捕捞力量,应用了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MSY)和最知捕捞力量。估算结果MSY  相似文献   
5.
福建近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1994年福建近海底拖网渔船主要捕捞对象-带鱼,白姑鱼,二长棘鲷,短尾大眼鲷和条尾绯鲤5种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与1976年比较,带鱼渔获的最大年龄由1976年7龄降至1994年的4齿,白姑鱼,二长棘鲷和短尾大眼鲷由1976年或1982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3龄,条尾绯鲤由1976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4龄,带鱼的捕捞死亡系数由1976年的0.491上升到1994年的0.956。二长棘鲷由0.340上升到1.273,短尾大眼鲷由0.505上升到0.868。条尾绯鲤由0.576上升到0.924,白姑鱼由1982年的0.235上升到1994年的0.789,开发比率均比1976年或1982年有较大提高,分别在0.495,0.706,呈现充分开发或过度利用,并讨论了种群变动原因,捕捞结构和底拖网捕捞力量调整及5种鱼类的最小可捕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资源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71—1987年的蓝圆鲹叉长组成资料,应用体长股分析法评估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的资源。结果表明,1971—1980年的现存资源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45292×10~5尾和9.49×10~4t,1981—1987年分别为63908×10~5尾和13.51×10~4t;1971—1980年和1981—1987年的瞬时捕捞死亡率分别为0.6347和0.4859。通过Beverton-Holt模式估算出蓝圆鲹目前的持续产量为9.58×10~4t,最佳最小捕捞叉长为135mm。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讨论了渔管理方案,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闽江口海蜇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高次方程和指数高次方程模拟闽江口海蜇伞径和体重的生长,结果表明海蜇生长明显分3个阶段:5月10日以前为缓慢生长期;5月11日至7月30日为快速生长期;7月30日以后为衰老期,个体收缩,体重减轻;伞径和体重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8月5日和7月30日;伞径和体重生长速度最大值分别在6月2日和6月25日。据此确定闽江口海蜇最佳捕捞期7月30日,最佳捕捞伞径494.1mm;合理开捕期7月20日,开捕伞  相似文献   
9.
厦门沿岸海域贝类适养面积和可养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厦门沿岸海域贝类养殖的发展与现状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统计分析估计了贝类的适养面积,应用能流分析法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了贝类的可养量。估算结果贝类的适养面积约5500hm^2,可养殖量为100225t。  相似文献   
10.
闽中,闽东渔场扁舵鲁的资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振彬  颜尤明 《台湾海峡》1992,11(3):251-25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