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海洋学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浅层地温观测影响因素与恒温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泉州地区的地温资料通过富氏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归纳了气温等因素影响浅层地温观测的部分规律,探讨了泉州地区恒温带的深度。结果表明,泉州地区适合于地震前兆观测的地温孔宜深于20米。深部地温观测主要受地球内部热源强度与分布的控制,可以获得比较单一的物理量,能提供比较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而浅层地温观测必须排除气象等多因素干扰,才能提取相对微弱的震前地热异常,但它可作为其它地震前兆观测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华根 《台湾海峡》1994,13(2):198-203
本文用模糊时间分维方法探讨了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大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与分维持征间有良好对应关系。台湾东,西地震带自本纪纪以来划分的4个“大地震”活动高潮时段前,都有一段时显维过程。可以认为,分维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台湾地区的中长期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本地区地磁网点布设 我们知道S_Q场随地方时而变,亦随纬度而变,并与季节和太阳活动性有关。但对局部地区而言,如本地区相距最远两测点仅数十公里,S_Q场空间分布即可视为均匀。若各测点呈现异常,并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特征时,则很可能含有震磁效应在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析了在闽、台地区地震年最高震级拟合与外推预测中的应用效果,并检验了理论值与原始数据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5.
高华根 《华南地震》1991,11(4):39-44
台湾地震带是我国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其东部海域曾发生过两次8级特大地震。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台湾地震东带1945-1990年期间每3年中的最大地震发生的间构成的序列,建立了台泻强震(Ms≥7.5)的灰色拓扑预测模型:∧/X^(1)(t 1)=(17.0 271.81)e^0.066119t-271.81结果表明,本带可能在1994年-1996年段再次发生强震。经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其拟合精度属第一级“好”。  相似文献   
6.
高华根 《地震研究》1993,16(1):73-79
台湾地震东带是我国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台湾地震东带1947—1990年间的年最大地震构成的时间序列,建立了台湾强震(M_s≥7)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其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测模型为:(?)~(1)(t+1)=(47.74+790.30)e~(0.060786t)-790.30外推结果,本带下一次Ms≥7的地震事件将发生在1996年前后。经检验,本模型的拟合精度属第一级“好”。  相似文献   
7.
京津唐地区居里等温面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京津唐地区居里等温面的计算结果。本区居里面的深度约为16-26公里。然后讨论了居里等温面与地震的关系,得出各地区之间地壳温度场的差异产生的应力可能是地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谈地震预报与群测群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地震预报 尽管当前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能对某些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但社会的高要求和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预报实用化依然是地震研究的基本课题。 目前的地震预测水平主要是经验性的,比如长中短临相结合的渐进式预报方法。即认为愈接近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能观测到的异常或信息就愈多。而异常的周期性或韵律性,甚至异常中止,又常造成虚报或漏报。对此,有的学者又提出了跨越式预报,它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