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筛选高多态性竹?鱼(Trachurusjaponicus)微卫星(SSR)标记,并验证其在鲹科鱼类中的通用性。【方法】采用SLAF-seq技术识别竹?鱼基因组SSR标记,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筛选高多态性位点,并进行跨物种PCR扩增。【结果与结论】识别出43 264个二至六碱基重复SSR标记,二、三碱基重复SSR标记较多(90.33%)。筛选出37个多态性的二、三碱基SSR位点,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26,期望杂合度为0.481~0.935,多态信息含量为0.440~0.934。有30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且各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共有28个竹?鱼SSR标记可在1种以上鲹科鱼类中有效扩增,分别有24、21、20、19和11个SSR位点可在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长身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颌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及金带细鲹(Selaroides leptolepis)中稳定扩增,可为竹?鱼遗传资源评估和部分鲹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分析提供重要遗传物质基础及有力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
准确掌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时空分布规律是鱼类资源养护和利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作者采用底拖网在蜈支洲岛毗邻海域进行年际(2020年8月和11月、2021年1月和4月)的渔业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174种,隶属2纲、12目、65科、123属,趋礁性鱼类物种数有较高的比重(35.6%)。常年种(宽条鹦天竺鲷(Ostorhiegnchus fasciatus)、准大头狗母鱼(Trachiocephalus myops)和少鳞䲢(Uranoscopus oligolepis))为主导该海域鱼类资源量季度变化的主要类群,但季节种(印度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indicus)、短鳄齿鱼(Champsodonsnyderi)和鹿斑仰口鲾(Secutor ruconius)等)也能在一定程度扰动由常年种鱼类主导的鱼类群落结构,从而使得群落结构呈季节性变化。除秋季外,其他3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组成主要为幼鱼,表明毗邻海域的岛礁生境有聚集鱼类和保育幼鱼的重要作用。与该海域2019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比较,其鱼类组成丰富度与均匀度高度一致,鱼类群落未发生生态位交替失调现象,表明蜈支洲岛毗邻海域鱼类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且资源状况良好。本研究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将有助于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效果评估的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