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果清 《地图》2008,(5):130-131
利玛窦,原名玛太奥·利奇(Matteo Ricci,1552~1610年),意大利人,是最早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从印度来到我国澳门。在澳门,他认真学习了中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2.
小熊 《海洋世界》2013,(1):58-61
在世界聚焦于地球最后一块净土——南极之时,北冰洋仿佛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事实上,北冰洋与中国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中国人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北冰洋,是在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份由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献上  相似文献   
3.
利玛窦(意大利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是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1582年(明万历十年)来到澳门,次年利玛窦获准与罗明坚神父入居广东肇庆,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抵达北京,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去世。他在中国传教、生活了二十八年,将许多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数学知识传译到中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明末清初测绘科技的回顾 ,分析了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及科技交流对我国测绘科技的影响 ,对当时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背景做了深入探究 ,例举了清初我国与传教士合作开展全国地图测绘的全过程、取得的成果和使用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测绘科技的辉煌成就及其因后期的“闭关主义”政策和“天朝中心说”的自大守旧等人文背景和文化传统及科技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诸多历史遗憾。  相似文献   
5.
从明朝末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到清乾隆四十年(1775)驱逐传教士的近两百年间,西方古典天文学通过传教士的手笔在中国获得了传播,中国古典天文学开始与西方天文学接轨。  相似文献   
6.
肖军 《天文爱好者》2010,(11):64-67
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为什么呢?远方的人能够给你带来你从没有见过和想过的新鲜事物,他能给你带来新的学识和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看世界的不同视角。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是一位在明朝万历年问来到中国的远方友人,他让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宗教、科学和文化。他打开了一扇门,欧洲人从此开始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架起了一座桥,能够让中西方人开始相互沟通学习。  相似文献   
7.
龚缨晏  黄冶辉 《地图》2003,(5):20-25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1584年,他在广东肈庆绘制出第一幅世界地图,这也是近代意义上最早的中文世界地图。此后,他在中国各地又绘制了多种世界地图。1603年,利玛窦在北京绘制了《两仪玄览图》。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利玛窦在华绘制世界地图的过程及这些地图的收藏情况并不十分清楚,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错误的说法。在此《两仪玄览图》问世40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8.
传教士与中国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汝辰 《地图》2002,(6):16-25
16、17世纪被称为是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大发展的时代。来华的传教士耳濡目染,受这种时尚的影响,大都重视地理学。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的。在华的早期传教士几乎是人人都有地理测绘方面的实践和地理考察著述。尤其是清初来华的法国耶酥会传教士受政府委托进行东方国土和航线的测量,因而他们也就更在这方面用心。西方的传教士们对中国地图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地图》2014,(4):22-22
1.《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本书中对西方所认识的中国形象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他的考察范围上起1253年传教士威廉·鲁伯克出使和林时所做的记录,下至20世纪下半叶卡尔维诺创造的文本《看不见的城市》,共选择了48个对中国进行描述与研究的文本,每个文本都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张文 《地图》2004,(1):56-57
在人类文明史中,直到十三世纪我们对所居住的家园——地球,仍然所知有限。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耠起了地球认知探索的热潮,引发了十五世纪的大探险狂热,海上的航海家、陆上的探险家、传教士与旅行家们,经历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