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门票新政”下凤凰古城利益格局及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古城“门票新政”是中国古城镇市场化运作中的公共事件.“门票新政”给旅游地带来新的利益格局:凤凰县政府和景区公司成最大受益者;获得政策支持的民族村寨及旅游景区旅游经济稳固提升;灰色涉旅人群逐步取得公平收益;古城涉旅商户经营收益略降;古城周边未获得政策支持的民族村寨及景区旅游发展缓慢,个别景区停业;不购票倾向游客利益受损;社区普通居民和购票倾向游客利益影响甚微.对“门票新政”下的利益格局进行合理性分析,进而探索出凤凰古城治理的3条路径:(1)规范政府行为,提升“门票新政”政策认同感;(2)建立共容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古城可持续发展;(3)引入第四方监督机构,约束监管“凤凰新政”.  相似文献   
2.
陈瑶 《地图》2014,(6):36-45
走进湘西前,我们想象着沱江边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向往着沈从文笔下纯美的边城。然而,当我们走过里耶、芙蓉镇、洪江和乾州古城……才知道湘西还有许多其他的古镇。它们有山有水有故事,湘西就在古镇里。从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沅江、澧水及其支流犹如湘西体内的脉络,遍及湘西各处。在这些脉络上,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镇,它们犹如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湘西的肌理中。古镇多处在河流沿岸和地理位置重要之处,“临河市镇”是这些古镇的一大特点。在古代,有了河流,就有水运,也就可以与外界沟通往来,也就能给古镇带来机遇,水路交通对这些古镇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3.
4月24日,学者王刚桥发表文章说,4月18日开始,凤凰古城门票检查悄然放松,不过县政府人员表示门票依然在收。我们无从得知这种"放松",是出自于管理人员在执行层面的故意走样,还是地方政府在决策上的有意默许。但这一消息本身对政府公信是有杀伤  相似文献   
4.
紫菡 《中国测绘》2011,(5):48-51
湘西的凤凰古城和北京的清华校园是我今年去过的两个地方。有人会问,你为什么把这两个地方扯在一起?那是因为这两地的特定景物折射出了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背影。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倪庆华 《地图》2014,(6):5-5
中国湘西,给人的信息丰富而杂乱.既有令人惊悚的湘西土匪,诡异的放蛊、赶尸,也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秀丽的凤凰古城,更有享誉全球的文学艺术大家沈从文、黄永玉。各种矛盾甚至对立的信息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很难用十分简洁的词语概括描述。从地理的角度看,或许是因其处在湘、鄂、渝、黔交界处,水土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文化的角度看,或许是因为那里聚集了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4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互相融合借鉴,形成了独有的地域特色。很多人"湘西的了解,来自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沈先生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处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用几个典型人物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撩开了湘西神秘的面纱。在沈先生的笔下,那座小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使得那里的形象远离了彪悍、惊悚和诡异,给人一种兼有“美”与“爱”的世外桃源的感觉,给湘西以往杂乱的信息平添了不少清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凤凰古城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情境下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需对内容分析方法体系进行完善,案例地也需要丰富。该文以中西部贫困山区古镇型旅游地凤凰古城为案例地,综合利用内容分析方法中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凤凰古城游客旅游地意象感知特征和意象结构。结果发现,游客对凤凰古城旅游地感知的整体意象是人文景观类旅游地,认知形象成分包括古城、民族文化、休闲娱乐、美食购物4个主题;情感形象成分以积极情感为主,中性和消极成分比例小;意象高频词呈长尾分布特征,而游客文本语义网络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三圈结构。最后提出旅游地意象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有的城市,喧嚣而繁华,哪怕凝视,你也看不透她的林林总总;有的城市,沉寂而静谧,只须一回眸,你就能读懂她的前世今生。位于湘西沱江之畔的凤凰古城无疑是属于后者,她建于清康熙年间,是苗族聚居的地方,她独特的魅力曾经征服了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于是她称凤凰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凤凰是美丽的,但她更像一首诗,一首承载着浓郁韵味的诗。  相似文献   
8.
陈霄 《热带地理》2014,34(1):58-65
随着全球流动的迅速加快,移动性理论成为解释全球化与地方化冲突的一个有用视角。在第三世界不断蔓延的酒吧消费空间可以看作是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征。然而游客带来了旅游目的地变迁,以及西方游客在第三世界国家创立文化飞地的移动性研究结论却无法解释酒吧在中国的古镇不仅成为重要的休闲场所,而且成为了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象。文章以湖南凤凰古镇为例,运用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探讨酒吧是如何与古镇的地方性相结合的。得出结论如下:1)酒吧起初完全是由游客生产,游客消费的空间是游客在古镇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飞地;2)由于游客的某些文化行为(绘画、音乐、阅读等)使得古镇叠加了现代文化的地方性,从而与同是现代文化的酒吧相得益彰;3)随着大众游客、组团游客的不断增多,原来的游客关注凤凰古城展现传统文化的习惯已经被打破,组团游客更多地只是对古城匆匆一瞥,更关心的是听觉、嗅觉等身体感觉以及喝醉的放纵感;4)由于漫步的停步与放纵同时汇聚于酒吧,使得游客透过酒吧更好地将身体安放在古镇中,这使得酒吧融入进了古镇中的地方性。综上所述,人与地方的连接是复杂的过程,带有文化与身体2种属性,因为有身体属性的存在,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并不仅仅是审美需求,而酒吧则是在双重属性下连接人与古镇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09,(4):77-80
一、山水画卷:凤凰古城 湖南凤凰是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眼中最美的中国小城,也是文坛巨匠沈从文抖出的精致“边城”。凤凰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古称“五竿”,至清朝在此屯军后,改称凤凰。它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千米,人口37万,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