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8篇
  免费   1478篇
  国内免费   1552篇
测绘学   1432篇
大气科学   1479篇
地球物理   1542篇
地质学   6557篇
海洋学   870篇
天文学   237篇
综合类   515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468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515篇
  1991年   495篇
  1990年   253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6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2002,20(3):256-264
自从在活动星系核NGC4945的视线方向上发现第一个河外H2O超脉泽源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9个河外H2O超脉泽源,对与活动星系核成协和河外H2O超脉泽源及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活动星系核核区中央源,拱核气体和尘埃环性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H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分子谱线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分析类星体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的特征。我们从Hewitt和Burbidge(1993)的星表中选择了吸收线红称和发射线红移都同时提供的类星体,得到了包含401个对象的样本。这是至今对类星体红移研究的最大样本。我们从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绝大多数(93.6%)对象的吸收线红移都小于相应的发射线红移。这个结论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从很小的类星体样本(样本大小50左右)中得到。本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它表明类星体红移确实是距离的指示器。这跟宇宙学对类星体红移的解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多通道滤光器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磁场观测定标及掌握(所采用的)谱线特征之需要,取VAL宁静太阳大气模型计算了7条Fel光球线的Stokes轮廓、形成深度、贡献函数分布,从而较为系统地对多条反常及正常Zeeman线的特征及性质作出了分析与总结,解释了在磁光效应影响下Stokes Q,U参量的形成深度曲线在近线心区域处出现陡峭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7.
8.
9.
使用名古屋大学4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5年1月对对分子云ORION-IL区域的CH3CNJk=6k-5k谱线进行了观测,得到了该区域的5点的谱线。该谱线的观测为青海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又一条可供观测的分子谱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在勘探设计评估中因素集、评价集的具体意义及具体的评估过程。最后指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勘探设计评估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