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水印研究综述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在GIS小数据层中嵌入数字水印的算法,将要素进行增补整合,采用虚拟要素的方法形成水印载体,在不影响数据精度和要素情况下,使用最低有效位方法将二值水印图像嵌入到小数据层中,并对水印的强度进行调制.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对数字水印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数字水印系统是一个证明系统.指出了有效、公平的数字水印系统的出错概率应满足的条件.利用码的结构性实现了数字水印系统分析,指出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健壮性,可以通过使用扩展TPM技术来增强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杨娜娜  何敏 《北京测绘》2021,35(4):505-509
不同类型的矢量地图水印嵌入算法对矢量地图几何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含水印矢量地图的可用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针对这一问题,实现了一种现有的保持几何形状的矢量地图水印算法,将其应用于某居民地面矢量数据,并提出了几何形状和坐标精度评价方法,对该水印嵌入算法的普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数字水印技术与算法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起源、概念、特点和应用;提出了数字水印处理技术的基本框架;列出了一些主要的基于图像的水印嵌入算法和水印检测算法;并展望了水印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DCT变换的水印嵌入与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6.
7.
贵州水银洞(岩上)微细浸染型金矿产于贵州省贞丰县境内,是目前我国第一个成功地从原生硫化物矿石中商业性生产出金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矿山。该矿床的矿体产于灰家堡背斜东段核部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及其与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的接触带,呈几层基本平行排布的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金矿化主要赋存于硅化白云石化生物碎屑灰岩和泥灰岩(85%)和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14%)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STK软件实现了2016-09 BDS系统星座结构的仿真,并选取可见卫星数、DOP值、系统可用性作为评估BDS卫星星座设计结构的指标,分析单颗与全部倾斜轨道卫星(IGSO)、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失效后对我国大陆地区BDS系统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GSO4卫星与GEO5卫星失效后对BDS在区域的定位性能影响较大,失效后的GDOP值分别为1.98、2.16。取BDS卫星正常运行时区域平均GDOP最大值(S=2.60)作为系统可用性阈值时,系统可用性分别降低了1.79%、32.63%;阈值取2S(5.20)、3S(7.80)、4S(10.40)、5S(13.00)时,系统可用性均可达100.00%。GEO整体失效后BDS系统在高精度定位中仍部分可用,而IGSO整体失效后BDS系统可用性受到大幅度限制。因此,增加在轨备份卫星时需重点考虑GEO5、IGSO4,并适当增加IGSO卫星的数目。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北斗区域系统在国外典型区域内的定位性能,利用STK软件仿真建立了该系统"5GEO+5IGSO+4MEO"星座,在此基础上对关岛、索马里、堪培拉等地区的卫星可见性和几何精度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区域系统足以全天候满足上述区域内用户的导航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镜下观察、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观察测试方法,对缅甸和莫桑比克红宝石的常规宝石学、包裹体、化学元素含量及紫外光谱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缅甸红宝石在紫外荧光灯下呈现较强的红色荧光,内部含有互为60°夹角定向排列的短针状金红石、"糖浆状"构造等特征包裹体,具有低Fe、高V、高Ga的微量元素特征,紫外区吸收截止边小于320 nm,且694 nm处的荧光较强。莫桑比克红宝石在紫外荧光灯下荧光较弱,内部可见双晶面、无序排列的金红石和角闪石晶体等特征包裹体,具有高Fe、低V、低Ga的微量元素特征,紫外区吸收截止边在350 nm附近。上述性质可用作区分缅甸和莫桑比克红宝石的标志性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