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8月12日,叶尔羌河再次发生因高原冰川阻塞形成的洪水。本文对叶尔羌河历次高原冰川阻塞性洪水的成因以及与气象的关系做了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从气象角度预报该类型洪水的方法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冰川阻塞湖进行监测的建议,期望对叶尔羌河今后的防洪工作有一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板块构造成矿理论认为西昆仑叶尔羌河中下游地区属于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但因其野外地质条件恶劣,交通状况差,地质勘探极其困难而影响了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利用航天遥感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找矿有利地段预测研究。在研究中首先对区域地质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对矿化作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成矿条件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成矿相关影像特征信息的提取,圈定出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冰川突发洪水在沉寂10 a后, 近10 a(1997-2006年)又频繁发生. 叶尔羌河上游支流克勒青河谷左岸喀喇昆仑山常年为冰雪覆盖, 有多处庞大山谷冰川, 其走向均为从喀喇昆仑山脉北坡向下流入河谷, 5条进入河谷的大山谷冰川长度和面积都分别超过20 km和100 km2.  相似文献   
4.
新疆西昆仑叶尔羌河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横亘测区中央,自然、交通条件差,地质矿产勘查研究程度低。本文在以往地质工作基础上,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矿产特征入手,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各成矿带主攻矿种、成矿类型、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5.
近期气温变暖叶尔羌河冰湖溃决洪水增加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水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可用性对于生物圈的有效运转是不可替代的,人类和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的供水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水也具有破坏性,极端的事件不仅对人类和社会而且也对陆地环境产生影响.随着全球变暧,不稳定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多,新疆冰川退缩,融水增大,使雪崩、冰川泥石流和冰湖洪水等冰雪灾害发生频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叶尔羌河流域冰湖溃决洪水致灾严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建立完善冰湖溃决洪水数据库,掌握其变化规律是开展冰湖研究和洪水危险性评估、风险管理的基础。基于水文径流数据、科考资料及洪水灾情资料,建立了1961—2021年叶尔羌河流域克亚吉尔冰湖溃决洪水数据库,利用线性趋势、R/S分析、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冰湖溃决洪水的频次、洪峰流量变化特征,基于多概率分布函数估算了不同重现期情景下的洪峰流量并对其进行了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叶河流域克亚吉尔冰湖溃决洪水出现频次和洪峰流量在月分布上均呈单峰型,8—9月溃决洪水风险全年最高。1961—2021年克亚吉尔冰湖溃决洪水频次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呈现高、低交替变化的年代振荡特征,洪峰流量则呈现显著线性减少趋势,其减少速率为15.5 m^(3)·s^(-1)·a^(-1),对于洪水资源化利用而言利大于弊。对于19 a准周期,短期内克亚吉尔冰湖溃决洪水发生频次处于低位,风险较低,并将持续下降到2027年左右,此后进入下一个上升阶段。虽然21世纪初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克亚吉尔冰湖溃决洪水出现短暂的高频期,但这仍不能改变其振荡减少为主的长期变化特征。克亚吉尔冰湖溃决洪水在5 a一遇重现期情景下有一定的致灾风险,10 a及以上不同重现期情景下致灾风险极高。建议后期加强对叶尔羌河克亚吉尔冰湖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以及冰湖溃决突发洪水机理研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趋利避害、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地理》2006,29(3):387-387
塔里木河全长2179km,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塔里木河流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生态系统,表现出了特征迥异的景观外貌;更为重要地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息繁衍着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各民族共同创造与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塔里木河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故乡河,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与希望之河!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中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地处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为中国最长的内流河.上源有叶尔羌河、和田河和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三大支流.这三大支流在阿瓦提县肖夹克附近汇合后称塔里木河,向东注入台特玛湖.全长2179千米,整个流域面积约占新疆总面积的2/3.千百年来,塔里木河滋润和哺育着塔里木河流域的万顷绿洲和各族人民.清凉的河水给瀚海沙漠中的人们的夏日之乐,给塔里木流域的各族人民以生命的乳汁,给农垦事业以丰收之源,给河两岸的胡杨林以湿漉漉的牧歌……塔里木河因此被新疆各族人民称为“母亲河”,也因此成为中国西北主要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制约中国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喀什噶尔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该区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5条代表性河流的出山口水文站1950年代晚期以来的月径流量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气候和水文年际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径流量的响应特征。结果发现:(1)研究区降水、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除盖孜河外,所有河流径流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反映了各河流径流主要补给来源的差异。(2)帕米尔高原东部河流出山口径流量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其中以冰川补给为主的叶尔羌河、库山河和盖孜河年径流量与当年夏季(6—8月)气温显著正相关(P<0.001);以降水和积雪补给为主的提孜那甫河和克孜河年径流量与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01)。(3)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流域的蒸发加剧,帕米尔高原东部河流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年径流量与夏季气温的正相关关系减弱,与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正相关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叶尔羌河源流区近50 a的逐月降水量与径流资料,借助 Mann-Kendall单调趋势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叶尔羌河年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叶尔羌河径流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增加显著。(2)叶尔羌河径流量存在9和17年的周期变化,而降水量的周期则为8和22 a。(3)径流量在9 a周期处的2008-2011年和2015-2017年将处于枯水期,而降水量8 a周期在2008-2010年和2013-2015年将处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