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定义了从L_1~X到L_2~Y的映射σ,证明了σ是满足σ(x_λ~0)=σ(λ)∧σ(x_(I_1)~0)的保并映射的充要条件是σ(A)=∨g(λ)∧f(Aλ),其中f为X到L_1~Y的映射,g为L_1到L_2~Y的保并映射,且有f(X)≤g(I_1);最后证明了一类序同态的分解定理,它们是前人相应结果的推广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3.
苑海鹰  冯锐 《中国地震》1991,7(1):25-31
在地震测深资料的处理分析中,震相的识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震相识别正确,后续的一系列反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而目前震相识别在国内外地震测深中仍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本文将同态解卷技术应用到地震测深中,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展了工作。首先用功率谱滤波法对记录进行预处理,降低噪音的影响。而后,根据同态解卷对震源子波估计的有效性,提出了多道时域迭加法,使子波估计更加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利用震相间子波的相似性进行震相识别。理论模拟及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法是行之有效的,它为震相识别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GIS中常见的数据转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为数据转换中的质量保证提供了一种理论上严谨的检验手段 ,首次提出了用代数同构的思想来检测网络环境下数据共享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从波动方程出发,推导出平面波场传播基本公式,阐述了利用地表观测波场反演地球内部波速结构的理论关系.观测波场可通过-p 变换分解为地表平面波场,其最大振幅的轨迹能稳定地反映出地球内部波速随深度变化的趋势,这一特征可用来对反演解空间进行约束.波场延拓技术可以充分地利用观测波场中包含的丰富信息,在迭代反演中不仅能简单快速地得到反演解,而且所得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少受主观因素影响,这是一种很好的反演技术.对波场延拓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采用了同态反褶积等改善资料信噪比的措施,使解的分辨能力得到了提高.文中对南海北部一个声纳折射剖面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区1.4km 深处,存在一个从1.76km/s 到2.21km/s 的速度间断面.间断面上下两层的速度梯度分别为0.54kms-1/km,0.63kms-1/km.最后,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对浅海构造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常羲  徐果明 《地震学报》1990,12(3):299-306
同态信号处理对于判别一个信号是否混叠有它的延迟信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首先讨论了同态信号处理的基本思想,及计算机实现同态信号处理的方法,用理论振波的多次延迟叠加进行了数值模拟的检验,结果表明能明显得到各延迟信号的延迟时间.最后,用此方法对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地震进行了同态信号处理,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L-不分明集上的双诱导映射理论,研究了L-Fuzzy模的同态与同构问题,给出了它们的一些有趣性质,并把经典模论中的同态和同构定理推广到L-Fuzzy模上。  相似文献   
8.
同态加密技术可用于保护数据隐私并允许对密文数据进行算术操作,在云计算安全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云端地图水印系统,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系统的矢量地图鲁棒水印方法。主要思想为:① 将地图坐标基于坐标变换转换为相对坐标。然后,基于量化步长,将相对坐标量化成整数坐标。最后,对整数量化坐标基于同态加密系统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地图;② 云端水印系统基于加密系统的同态特性,在密文地图中嵌入水印;③ 在接收端,数据用户解密含水印密文地图,并进行坐标逆变换,得到含水印明文地图。针对水印的不可见性及鲁棒性,本文做了一系列相关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密域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水印不可见性及鲁棒性,尤其对RST几何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抽象代数的概念,观点全面揭示GIS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本质,并结合GIS2的研究实践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管道机器人探测能快速、准确和直观地识别管道结构性和功能性隐患,受管道内环境限制,探测的图像存在光照不均、对比度低和细节模糊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管道机器人探测图像的增强技术。首先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化(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LAHE)和同态滤波(Homomorphic Filtering,HF)处理光照不均匀和对比度低的问题,并将2种方法结果进行融合。而后将融合的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并采用改进的Bayes-Shrink阈值对高频系数进行噪声去除。最后采用非线性映射函数对细节进行增强,并进行NSCT逆变换得到最终增强图像。选取5幅典型管道机器人探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与4种常见的图像增强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图像融合和改进阈值的管道机器人探测图像增强技术可有效提高图像的整体和局部对比度,并有效增强图像的细节,能有效解决管道机器人探测图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