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用友软件对如何合并会计报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案例的形式阐明了采用用友软件实现合并会计报表的步骤,提出了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小卫星数据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以监测采矿图斑变化为目标,通过对北京地区的2006年和2007年两期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影像采用正射校正、配准和迭加对比的方法发现变化信息。结合1∶50 000影像图、野外调查和测量,确定变化图斑的边界、变化原因和规模,并对小卫星全色图像的变化监测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通过对小卫星4m全色影像数据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其变化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蒋洪波  陈超 《测绘科学》2008,33(3):71-73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更图斑自动识别方法,即"以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和地物反射光谱为判别依据"的变更信息识别方法,能够尽量避免传统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技术进行地物变更识别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距离算法的改良,有效利用遥感数据的实时性和丰富性,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提高了对地物变更地块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与特点,阐述了土地详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在调查技术手段,土地分类标准,面积量算与检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利于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相关技术要点,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与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5.
行政区划图是地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空间数据.针对吉林省近年来行政区划多有变更的实际情况.吸纳地图合并技术和多源数据融合思想,利用ETM遥感数据.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地图数据.矢量行政区划图数据,国家行政区划代码等国家标准,以及地方志等文本数据等多类型数据为数据源.更新吉林省2004年县级行政区划图矢量数据,数字重建乡镇行政区划图,所得数据精度较高.本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行政区划空间数据.拓展地图合并技术和多源数据融合思想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碎斑合并融合一直是林地变更、土地利用等内业数据处理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ArcGIS Add-In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批量融合碎斑的工具.通过设定可视化界面的相关参数,灵活调整碎斑融合规则,以期达到不同项目的通用性,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实践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碎斑批量融合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地图线状要素自动合并的重心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线状要素自动合并的重心算法,阐述方法思路和实现步骤。该算法可用于消除曲线的微小凹凸。  相似文献   
8.
本文浅述了利用MapGIS建立镇江市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结合遥感资料实施动态监测管理,运用GPS采集变更图斑数据用于数据库更新的构想,为实施以图管地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段莉  杨晓明 《东北测绘》2003,26(2):29-30
数字地籍测绘是目前土地管理部门的首选方案,需要制定街坊划分、界址线设定、工作底图与采集草图一体化作业、数据文件管理、街坊线、图斑的绘制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天气图、地面风场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3-07-07关中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现500hPa槽后冷平流南下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飑线出现在地面流场辐合线上,移动过程中受秦岭山脉影响明显;西安地区强风暴天气是强对流回波合并造成的;富平冰雹回波呈典型的“V”型回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