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博 《地图》2008,(2):84-90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初一,寒风凛冽的京城噼里啪啦地响着过年的鞭炮。放假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这一天,唯一的内阁大学士方从哲率领文武百官在皇宫的午门外举行庆贺典礼。不久,一道奏疏就摆在了我的几案上。入阁七年来只见过我一面的方大学士,冲着近年来的朝政缺失大发牢骚。作为大学士,或许他最愁的,就是帝国官场的奇特景观:一面是许多官缺无人填补,一面是大批进士因拿不到委任状,成了待业青年。而这一切,归根到底,似乎都是我长期给自己放假的结果,大臣们把这样的度假方式称为“怠政”。诚然,在这个帝国里,没有我的朱批,大臣们绝不敢自作主张。因此,“怠政”的确是一种罪过。然而,为什么大臣称病在家,逍遥几个月都没人追究,作为一国之君的我,休假几年,就会招来满朝议论呢?四十多年来,满朝文武,换了一茬又一茬,又有谁真的理解过我,体谅过我呢?  相似文献   
2.
<正>1700年1月7日,一场名为"中国皇帝"的新年舞会在玛丽宫举办。法国贵族穿着最华丽的礼服,边攀谈边等待法王路易十四的到来。忽然,一阵音乐声传来,"一位中国皇帝乘着大轿,由三十多人在前做前导,乐队奏乐……"。"中国皇帝"的盛大排场让在场的贵族目瞪口呆,扮成中国皇帝的路易十四很满意这种轰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唐博 《地图》2007,(6):92-99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的一个夜晚,月朗星稀,乾坤寂静。然而我的心却久久无法平静。指着摔在地上的奏疏,我怒不可遏:"赶快把他抓来!不要让他跑掉!"  相似文献   
4.
耕云钓月     
相传,北宋年间,有一名士,日管师复,常年居住在龙泉市郊一名为“云坞”村的“白云庵”中,修身养性,潜心修学。他曾是北宋著名学者胡安定的得意门生,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可他学有所成后,却不入仕途,回乡隐居去了。仁宗皇帝闻得贤名,招至御前,问其何故不入仕途。隐士管师复不假思索地吟出“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这一千古绝唱,仁宗皇帝也就只好作罢了。  相似文献   
5.
芳言 《海洋世界》2004,(2):22-24
在海洋鱼类中,有这么一种鱼,它身上长满了美丽的花纹,绮丽多彩,使人眼花缭乱,犹如衣冠漂亮的古代帝王,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皇帝鱼。其实这种鱼的学名叫“竖纹囊鲷”,它不仅体纹漂亮,而且还会经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咸丰县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皇帝年号同名的县,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早于咸丰这个帝号(1831年~1861年)。用咸丰人的话说,"先有  相似文献   
7.
唐博 《地图》2010,(1):118-125
<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六日,淮安清江浦。这里湖汊纵横,是钓鱼的好去处。远征大胜、一路游玩的我,兴致不减,很想在层峦叠翠之间,享受一把渔人之乐,就带着两个小太监泛舟运河之西的积水池。忽见不远处群鱼游动,银鳞闪闪,熠熠生辉。我欣喜若狂,赶紧提起渔网朝鱼群抖去。不料一阵大风袭来,船身晃动,我没站稳,连人带网一起落水。太监、侍卫慌忙跳到水里,七手八脚地把我捞了出来。深秋时节,水冷得有些刺骨。惶惶如落汤鸡般的我,浑身湿透,一直打寒颤。纵然众人护送上岸,换了新衣,服汤暖身,我也没缓过劲儿来。游玩被迫中止,车驾掉头返京。一路之上,我昏昏沉沉,脑子里只想着豹房——也许那里才是我最佳的安乐窝……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1,(3):45-45
传说在古罗马,一天,一个陌生人去拜见罗马皇帝泰比里厄斯,献上一只金属杯子,杯子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但是分量很轻。它是这个人从黏土中提炼出的新金属。但这个皇帝表面上表示感谢,心里却害怕这种光彩夺目的新金属会使他的金银财宝贬值,就下令把这位发明家斩  相似文献   
9.
唐博 《地图》2008,(6):108-115
永乐三年(1405年)的一天,南京皇宫奉天殿。神情慌张的朱棣,抄起几案上的一封书信,对台阶下面跪着的年轻人说:“三宝,你来看看!”年轻人看罢此信,脸色都变了:“皇上,您的意思是……”“此次你率船队下西洋,除了炫耀大明国威,重建朝贡体系外,还有一个秘密的使命,就是把写这封信的人找到,抓来。我要见活的!”“遵命!”这位名叫郑和、小名三宝的太监退下了。朱棣有点疲倦,回到寝宫就躺下了。可他怎么都睡不着,眼前总能浮现出写信人的模样。这封信是谁写的?信上说了什么?为何让朱棣如此担惊受怕呢?  相似文献   
10.
庄亭 《今日国土》2009,(3):38-39
二十多年前,我在单位图书馆积满灰尘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路工先生编的《明代歌曲选》,其中有一首小曲《玉抱肚?官悟》,引起了我很大兴趣,特别是最后几句,至今还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