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6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缓冲区计算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矢量缓冲区研究方面,以往大多聚焦缓冲区生成算法,这些优化方法在单机计算环境中针对大规模空间数量数据的计算效率提升是有限的,因而需要并行环境下的改进方法来进一步破解计算瓶颈。本文基于Map Reduce计算模型和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填充曲线排列码划分的并行缓冲区分析算法(SPBM),基于空间填充曲线编码进行数据排序和范围划分,对跨越网格的数据采用近似切分方法,在考虑负载均衡的前提下对任务并行分解,之后按照给定深度的"树状"方式进行结果合并。本文在单机和集群两种环境下利用实际道路网等数据进行了实验。同等环境下,相较于目前流行的GIS软件——QGIS和Post GIS计算性能提升明显,相较于现有其他并行优化方法效率提升超过50%。这样的优化分析方法对于GIS中其他矢量分析算法的并行算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 要:本文在介绍一种基于几何部件缓冲区域合并的矢量数据缓冲区生成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并行思想和MPI编程模型对缓冲区算法的并行化实现和优化方法开展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与ArcGIS Buffer工具相比,(1)当缓冲区结果多边形不合并时,虽然串行缓冲区算法的时间开销较高,但可轻易通过并行方式实现加速。(2)当缓冲区结果合并时,本文算法要明显优于ArcGIS Buffer工具,并且经过优化的并行缓冲区算法表现出了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基于几何部件缓冲区域合并的Buffer算法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提出的按结点数量的任务分解方法和进程间结果“树状”归并策略是对缓冲区算法进行并行优化的有效途径,对GIS中其他矢量分析算法的并行化及相关优化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交换乘分析是地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公交数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归并站点概念和记录归并站点间步行邻接关系,完善了公交线路和站点之间的关系存储,并有效减少了换乘方案搜索的网络规模。同时,该算法还支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涉及换乘次数、费用、距离、步行距离等方面。最后,本文使用北京市公交换乘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搜索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建立大比例尺多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需要,在进行面状道路数据综合时,对道路进行分类,保留需保持面状的道路面,将不符合要求的道路从网络状道路面中分离出来,并根据需要予以转线或删除,形成新的小比例尺的线面混合道路数据。同时,将删除的道路面分割并归并进相邻图斑,以保证土地数据面状连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渭军 《测绘科学》2011,36(4):58-59
本文在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及其生成算法基础上,针对分割-归并算法、逐点插入法的局限性,在生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生长算法,随着Delaunay-三角网生成过程,该算法通过设置动态点链表,使点链表中的可用点逐渐减少从而节省时间,其次针对原算法中三角形有两种可扩展边的可能,每次都取边表中最后压入的边为基边来生...  相似文献   
6.
公交换乘分析是地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公交数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归并站点概念和记录归并站点间步行邻接关系,完善了公交线路和站点之间的关系存储,并有效减少了换乘方案搜索的网络规模。同时,该算法还支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涉及换乘次数、费用、距离、步行距离等方面。最后,本文使用北京市公交换乘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搜索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三角网扩张法的Delaunay三角网逐块归并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三角网扩张法的不规则三角网的逐块归并算法,它采用按横向或纵向对离散点集切割分块,对各子块用三角网扩张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最后用三角网扩张法依次将相邻的子网合并。该算法采用的子集分块的做法使构网时的搜索范围减小,在数据量较大时避免了计算时间随点数的指数次增加,同时在构网时也能保证三角形邻接关系的正确维护。  相似文献   
8.
运用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的新理论、新方法 ,将括苍山地区在燕山晚期形成的花岗岩 ,按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原则 ,共建立了15个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空间上紧密伴生、时间上比较接近、成因上有一定联系、成份和结构上具亲缘关系的十四个花岗岩单元 ,归并成三个超单元 ,其余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系统地研究了各单元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确定了各超单元的含意 ,再依据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 ,将三个超单元归并为括苍山超单元组合。为浙东南区花岗质岩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
洞头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三个原则,实现四个目标”的定位,实现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位。一是建立“批管分离”体制。实行行政审批与行政监管职能相对分离,强化日常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