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1篇
  免费   1126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3831篇
大气科学   468篇
地球物理   1375篇
地质学   1190篇
海洋学   634篇
天文学   138篇
综合类   631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用户对高精度电离层延迟产品的迫切需求,研究了基于局域参考站网络进行高精度电离层延迟的估计和内插方法,分析讨论了应用获取的电离层延迟进行单频单站数据处理的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局域参考站观测可以实现优于7 cm的高精度电离层延迟服务。采用高精度的电离层延迟产品,单频单站用户2 h静态观测在N、E和U这3个方向的精度可分别达到3.5、5.5和8.6 cm。动态定位结果表明,受电离层延迟内插结果与解算模式影响,模糊度参数收敛速度较慢,但收敛之后,N、E和U这3个方向的均方根可分别达到3.1、5.2和7.0 cm。研究成果可为高精度电离层延迟的解算与产品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并为单频单站用户在导航定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使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估计和分析接收机DCB短时时变特征的方法。首先利用非差非组合PPP得到包含接收机DCB的重构电离层参数估值;然后通过IGS电离层GIMs格网模型内插剥离各历元站星斜向电离层距离延迟;最后通过最小二乘约束得到各历元接收机DCB解。由于格网本身精度(2~8 TECU)和插值精度限制,解算出来的接收机DCB并不能真实反映其短期时变特征。为此,提出利用站间单差或者历元间差分的方法还原其真实的变化态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正确估计接收机DCB,并能真实还原其短期时变特征,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星间单差法是常用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方法,但是要面临基准星转换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逐级模糊度固定模型,采用法国CNES发布的整数相位钟差产品,在PPP非差观测模型基础上逐一选取两颗卫星进行模糊度固定;得到多组单差模糊度固定解后,再以此构成约束条件进行滤波得到其他参数。实验选取了8个IGS站共48个观测时段进行模糊度固定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度成功固定后,位置三维误差平均值由5.60 cm减小到2.72 cm;位置误差标准差由3.64 cm减小到1.50 cm。仿动态条件下,模糊度固定后位置误差由6.02 cm降至4.75 cm。  相似文献   
4.
以广播星历为起算轨道的北斗卫星实时滤波精密定轨往往需要较长收敛时间,针对此,提出利用超快速精密星历约束的实时精密定轨方法。通过MGEX跟踪网全球分布的51个测站连续7 d的实测数据,利用平方根信息滤波对北斗卫星实时精密轨道进行确定,并以3 d解事后轨道作为参考,评估北斗卫星实时滤波轨道精度。结果表明,利用广播星历作起算轨道时,北斗实时滤波轨道平均需要经过15 h收敛才能达到稳定,而新方法在这段时间内轨道变化较为平稳,未出现明显的收敛现象,并且7 d时间内GEO卫星在切向、法向和径向上RMS分别优于2.5 m、20 cm和30 cm,IGSO和MEO卫星在3个方向上分别优于30 cm、15 cm和10 cm。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浅地层剖面声学影像形成原理,探索不同类型沉积物声学影像特征,厘清不同沉积物厚度的识别算法,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研发一套新型浅地层剖面仪室内试验平台。综合室内定位技术、浅剖试验平台尺寸合理性分析技术、直线轨道与换能器之间的固定连接技术和海底声学参数反演技术,形成一个试验高效的新型平台。通过铺设沉积物和布设障碍物,利用浅地层剖面仪进行走航测试,精确识别了沉积物的厚度和障碍物的位置。该平台可为开展理想环境下沉积物厚度和障碍物识别提供较好的测试环境,为声学海洋设备性能检测提供测试平台,也为高校学生和技术人员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场所。  相似文献   
6.
针对刚体定位同时估计目标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的问题,研究了在三维空间中利用单基站进行刚体定位(RBL)的框架.该框架采用单个基站对安装在刚性目标表面的小规模无线传感器信号的波达方向进行测量,并将其与传感器拓扑信息融合,提出了两种用于RBL的最大似然估计算子.利用改进的高斯-牛顿算法对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的最大似然估计算子进行优化估计,解算出了目标物体的三维位置和姿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最大似然算子可以接近理论克拉美罗下限,并且在收敛成功率和运算成本方面具有较为出色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将整个图像区域看成系列行、行内的各线段构成的集合,然后判断相邻行各线段是否满足合并条件,最后根据判断结果实现对应的目标区域几何特征参数的设计。理论与应用都表明该算法优点是:对图像只扫描一次,即可同时、并行地获得多目标区域多个几何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8.
GPS定位定时接收机定时误差与定位误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面对超层越界、无证采矿和以采代探等违法采矿行为屡禁不止这一“顽疾”,禹州市国土资源局主动探索,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执法监察新路子,即实行局各资源所(站)、测绘大队和执法大队三级监察网络,避免了违法行为排查的被动性、巡查的盲目性、查处的滞后性,做到了有计划、有重点、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将一大批矿业违法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煤矿违法开采活动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特征信息的车牌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车辆牌照本身的现有特征信息,提出一种车牌识别方法.采用全局动态阈值法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牌照定位算法简单迅速,字符分割参考垂直投影间隔和字符的纵横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