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地图》2019,(4):8-13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在莫哈韦沙漠(MojaveDesert)与科罗拉多沙漠(Colorado Desert)交汇处,总面积约为3196平方千米。公园内布满了巨岩怪石和外形奇异的沙漠植物。其中,在靠近科罗拉多沙漠的一侧,散落着一种形态奇特的植物——约书亚树,其粗糙粗壮的枝干竭力向上伸展,在干旱和严寒交替的荒漠中顽强地生长,空寂而又壮观。公园因其奇特的地貌成为众多攀岩爱好者的天堂。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的单木特征因子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金苓  王佳  易正晖  冯仲科 《测绘科学》2012,37(5):179-180,189
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树木进行扫描获取树点云数据,经过格式转换、分离、提取后,对树木各测量因子包括胸径、树高、树冠、材积量进行测定与测量方法与意义的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树冠测定因子通过测定树冠的叶面积指数来更精确地反映树冠的生理学意义;通过不规则三角网构建的多面体计算的树干体积较以平均断面积、中央断面积求树干材积更为准确与便捷。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对我国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是制定中国增汇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国际气候谈判和全面了解森林碳汇潜力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我国第七次和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中各优势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数据,采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 method),估算了我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分布,分析我国不同省份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碳储量龄组结构特征;建立分区域、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Logistic生长方程,结合我国森林2020年和2030年面积蓄积增长目标,预测我国乔木林2010—2050年间碳汇潜力。结果表明:第八次清查期间中国乔木林总碳储量为6135.68 Tg,碳密度为37.28 Mg/hm 2;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碳储量分别为5246.07 Tg和889.61 Tg,分别占总碳储量的85.50%和14.50%。到2050年,中国乔木林和新造林的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将分别达到11125.76 Tg和52.52 Mg/hm 2,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81%和41%。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乔木林有很大的碳汇潜力,将在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伐倒树木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获取材积,但此方法除了劳力费时外,还对树木有着毁灭性伤害;而传统的几种估测立木材积的方法精度又得不到保障。随着测量仪器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业量测有了更为准确和严格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站仪量测树木材积的方法:通过采集树木的胸径、地径和全站仪与树干任意处左右两侧切线的夹角,根据区分求积法原理精准计算立木材积,将通过全站仪量测获取的树木材积值与伐倒该树木测得的材积值进行比较分析。数据表明:该方法量测材积精度高达93%以上,完全可以替代伐倒树木测量材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量化了美国俄亥俄州橡树-山毛榉混交林森林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碳密度的增长率与其商品材积和总材积的增长率是一致的。橡树-山毛榉混交林连年增长量(CAI)和年平均增长量(MAI)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23和46年。对于地上碳储量而言,其CAI和MAI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第26年和53年。对于地上碳密度和地上商品材碳密度,其MAI高峰出现在第30年,与其同时间内总蓄积量和商品材的蓄积量出现的情况一致。了解了森林碳储量的增长和蓄积量的增加模式是相近的道理,有助于我们理解森林蓄积量增长的管理模式过渡到森林碳储量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得林木伐根的点云数据,使用Trimble Realworks软件提供的丰富的点云数据处理功能测量伐根直径,计算出林木的材积。将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测得的伐根直径计算出的材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林木伐根直径得到的材积,符合材积测定的精度要求,测量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测量的方法,并可以固定现场和复原现场,完成室内测量,为快速、高效地测量涉案林木材积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城市森林主要植被类型碳储量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瑞静  赵敏  高峻 《地理科学》2011,31(4):490-494
以崇明岛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方法,研究崇明岛主要植被类型碳储量。结果表明:(1) 崇明岛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其碳储量是不同,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水杉、柳杉,黑松等针叶树为主的植被,其次是阔叶树林,最后香樟林;(2) 崇明岛的植被碳储量的分布有很大的空间差异性,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道路两侧以及居民区等;(3) 崇明岛主要植被类型的碳储量为491 212.16 Mg,平均碳密度为18.70 Mg/hm2,低于中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4) 根据本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种电子经纬仪立木材积精准测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伐倒树木测量其材积是传统林业一直惯用的方法,其精度高,但该过程是破坏性实验,不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传统一些无伐倒估量材积方法的精度又太低。针对当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量测的有了精准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电子经纬仪测量立木材积的方法:通过采集树木的胸径、地径、和电子经纬仪与树干任意处左右两侧切线的夹角,根据区分求积法原理精准计算立木材积;并对影响该方法精度的因数(观测距离、区分段个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量测材积精度高达92%以上,且最佳观测距离应与树高相当,2米左右为最佳区分段高度。该方法可替代伐倒树木测量材积的方法,并且它在森林计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得伐倒木的整体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应用微积填充的方式计算出伐倒木的材积,将计算结果与根据伐倒木求积式计算出的材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扫描仪测得的伐倒木材积数据精度、测量效率均比较高,可以满足林业调查精度的要求,为快速、高效地测定涉案伐倒木材积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材积是森林清查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点云的树木定量结构模型(QSM)重建方法能够实现林木材积的非破坏性获取,解决了传统森林原位调查方式耗时耗力的问题。但由于伐木材积真值的获取较难实现,使得量化结构模型方法的材积获取能力在树干及各级树枝水平上尚未开展研究,且仅应用于单木尺度地基激光雷达点云中,缺乏基于样方尺度扫描点云进行材积获取的探究。因此本文分别在单木及样方尺度完成QSM重建方法在树干及各级枝材积估算结果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木及样方尺度地基激光雷达点云均能有效地获取树干和一级枝的材积,而次级枝的材积估算存在明显的偏差:样方扫描尺度点云的树干及全树材积估算精度与单木尺度相当,估算偏差均为5%及10%左右,而一级枝材积估算偏差略大,其中单木尺度一级枝估算偏差在10%左右,样方尺度一级枝材积估算偏差在15%左右;此外,林分密度与样方尺度枝干材积估算精度呈负相关关系,在较低林分密度(425株/ha、625株/ha和925株/ha)的样方中树干材积估算误差均在5%以内,一级枝材积估算误差在15%左右,另外受树干及一级枝材积低估与各次级枝材积高估的部分中和效应影响,样方内总蓄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