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设线路横断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公路、铁路等线路工程测量中必须进行横断面测量。测量横断面是施工过程中一项非常麻烦的测量工作。传统方法测量横断面时,一般是把测量仪器安置在线路中线点上,而且测量一个断面必须安置至少一次仪器,地形变化大时测量一个断面需要安置几次仪器。当线路穿越通视条件差或难以架设仪器或高差较大的地区,常规的方法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无法测量。使用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横断面,能克服上述不利条件,使烦琐的测量工作变得轻松方便。  相似文献   
2.
描述河流横断面的窄深程度,无非是用来衡量它对过流能力和输沙能力的影响大小,及其在河流地貌方面的时空上的调整变化。回顾总结了以往描述横断面形态的常用指标,包括河相系数、宽深比,或湿周与平均水深的比值,指出这几种指标在描述黄河中下游河道时所存在的共同缺点:(1)缺乏物理意义;(2)不能真正代表断面的窄深程度;(3)明显的夸大了宽浅和窄深断面的差别。从表称流量的概念出发,作者认为,应该使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等面积的表称流速来描述断面形态。如果用表称流速来衡量黄河下游河南和山东河道的断面形态的差别,就会发现,断面形态的不同,其对过流能力的影响不过1:2,远不象河相系数和宽深比所描述的达到1:6甚至1:11那样的悬殊程度;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多来多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表称流速。  相似文献   
3.
地学断面是指地壳的垂直剖面,主要通过对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来揭示构造带的性质及其空间关系。横断面的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基本包括100 km宽区域地质图、上地壳的地质剖面图、重磁图(沿横断面的重磁剖面图)以及地壳的地震波速度、密度和其他地球物理属性的剖面图。这些数据被用于构建综合的数据剖面图(结果图),以展示各种地球动力学条件下(裂谷、海洋、碰撞带、造山盆地、大陆地台和岩浆弧,包括安第斯岛弧、活动大陆边缘、海沟、弧前和弧后盆地)的特定的岩石组构。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根据研究区现存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的综合解释,统一图例,建立研究区深部剖面,以确定地体的空间关系及其在板块构造方面的地球动力学性质。 前人已分别对东西伯利亚南部和蒙古境内的多个地体进行了构造划分,并对它们的地球动力学性质和时空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系列地体为早古生代、中晚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岛弧和微大陆。此外,研究还识别出了中—晚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和早白垩世裂谷。与岛弧和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岩体被推覆至相邻大陆和微陆块上,部分推覆宽度可达150 km。目前已开展泥盆纪到晚侏罗世时期蒙古-鄂霍次克海地区的古地球动力学重建。 “非地槽”型花岗岩类岩浆作用在板块构造方面找到了直接且合理的解释,其中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三叠纪岩浆作用区域对应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则与西伯利亚/蒙古-中国大陆板块碰撞有关。碰撞岩浆作用中亚碱性(地幔)元素的存在及其所在的构造区域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明蒙古-鄂霍次克海闭合后,巨厚大陆岩石圈下曾经发生过持续的大洋裂谷活动(地幔热点)。在早白垩世时期,大陆裂谷活动影响到了同一时期正在发生的大陆汇聚作用。 西伯利亚南部边界大部分具有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性质,这也是蒙古—鄂霍次克缝合线沿线蛇绿岩数量较少的原因。因为当汇聚大陆一个具有安第斯类型的活动边缘,而另一个具有被动边缘时,前者的大陆地壳会最终逆冲到后者之上,并因此破坏掉先前出露的蛇绿杂岩体。部分被破坏的蛇绿岩块是俯冲带保留下来的海山残余,其可能成为增生-俯冲楔体的混沌复合体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快速俯冲作用,这种楔形体在晚二叠世—早侏罗世的积累并不是西伯利亚活动边缘的典型特征。 沿地学断面综合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亚洲大陆是在显生宙时期由部分前寒武纪微陆块构造拼贴而成的。前寒武纪地块间存在不同宽度的已变形且剥蚀强烈的显生宙火山弧,它们也被归类为特定地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在通视困难地区横断面测量作业中的新方法——座标测量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我们今后在通视困难地区横断面测量作业,有着现实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RTK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简述了GPS的RTK测量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Autodesk Civil 3D 2007的在线路测量等市政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应用该软件进行模板的制作、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及土方量的计算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工程测量中的纵断面,横断面水准测量数据的电子化采集及处理系统(数据通讯,平差计算,数据转化--可由CAD系统直接生成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的设计与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纵,横断面水准测量数据手工记录,计算,再手工记录,计算,再手工键入计算机制图等工作模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革新。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河流断面测量方法具有周期长、成本高、外业多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的河流横纵断面自动提取方法.首先,使用渐进三角网滤波器从机载点云中分离出地面点,用以构建三角网模型,并将其转化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着,利用洼地填充、流向分析、流量分析、河流栅格提取、矢量化等水文分析模块,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自动提取出河流中心线.然后,修正河流中心线并生成纵断面,沿着纵断面按固定间距自动提取横断面,并自动填充属性.最后,利用断面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根据缓冲区范围从正射影像中裁剪出河流影像,并将河流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横纵断面数据打包成完整成果.项目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数据精度高、更新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大范围的河流断面数据生产.  相似文献   
9.
高波  纵瑾  李涛 《测绘通报》2023,(S1):11-14
机载激光雷达凭借独有的装备、技术、精度、数据优势,在高速公路横断面测量具有传统测绘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地面点云高程中误差优于10 cm的精度要求,并能显著提升线路测量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软件为全站仪、GPS RTK数字化测量纵横断面实现数据后处理,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将测量数据转换成成图软件所需要的数据格式,极大地提高了内业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