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沪弯古森林遗迹和牡蛎礁的^14C年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明亮  许志峰 《台湾海峡》1991,10(1):101-102
  相似文献   
2.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是一类pH低并含有大量有毒金属元素的废水。AMD及受其影响的环境中次生高铁矿物类型主要包括羟基硫酸高铁矿物(如黄铁矾和施威特曼石等)和一些含水氧化铁矿物(如针铁矿和水铁矿等),而且这些矿物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相转变,如施氏矿物向针铁矿或黄铁矾矿物相转化。基于酸性环境中生物成因次生矿物的形成会"自然钝化"或"清除"废水中铁和有毒金属这一现象所获得的启示,提出利用这些矿物作为环境吸附材料去除地下水中砷,不但吸附量大(如施氏矿物对As的吸附可高达120mg/g),而且可直接吸附As(III),还几乎不受地下水中其他元素影响。利用AMD环境中羟基硫酸高铁矿物形成的原理,可将其应用于AMD石灰中和主动处理系统中,构成"强化微生物氧化诱导成矿-石灰中和"的联合主动处理系统,以提高AMD处理效果和降低石灰用量。利用微生物强化氧化与次生矿物晶体不断生长的原理构筑生物渗透性反应墙(PRB)并和石灰石渗透沟渠耦联,形成新型的AMD联合被动处理系统,这将有助于大幅度增加处理系统的寿命和处理效率。此外,文中还探讨了上述生物成因矿物形成在AMD和地下水处理方面应用的优点以及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铁钾长石粉合成13X沸石分子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苏丰县的富钾页岩进行预处理,得到钾长石含量达76.4%的钾长石粉,其Fe2O3含量高达7.52%。以此钾长石粉为原料经过焙烧处理、水热合成实验,在铁含量较高情况下成功合成了13X沸石分子筛,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优化工艺参数。对实验产物的主要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富铁沸石产品与13X沸石分子筛工业产品相似,吸附量达到国家化学工业产品标准,可用于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处理。  相似文献   
4.
银昆构造成矿带是亚洲巨型SN向构造成矿带-东亚-中亚壳体过渡区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①含矿的普遍性;②成矿物质的多元性;③成矿作用的多期性;④矿床的多因复成性。  相似文献   
5.
李原  王瑾  薛宁  索有贤 《西北地质》2004,37(1):58-62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山间盆地中发现一套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岩石组合为:泥晶灰岩、砂砾石层、泥岩夹生物碎屑层,未见底,顶部被晚更新世地层覆盖。从获得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资料及古生物显示,其时代相当于早更新世,与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以及东昆仑垭口盆地羌塘组时代相当。它的发现对分析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在早更新世时的气候演变及高原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铁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监测超标预警的实时性,研究实现高铁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利用ArcScan进行影像矢量化和属性数据录入,系统业务数据库采用Oracle 11g,并在其中建立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通过ArcGIS Sever发布地图服务。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服务器端和浏览器端的实时通信,调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完成了系统GIS模块功能。通过在试验工程中的应用表明,系统实用性强,提高高铁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可达性综合评估与对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传统测算可达性的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基于时间、经济与重心视角利用可达性模型并结合ArcGIS 空间分析手段探究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利用综合变异系数、层级分析法和改进的哈夫模型分析高铁可达性空间演变特征及规律,构建高铁可达性评价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定量评估各高铁可达综合实力。研究表明:京广、京沪可达综合实力最强,沪昆、杭福深次之,沪汉蓉、哈大、青太再次之,郑西、兰新可达实力最弱;全国高铁可达性强弱变化呈明显地带性规律,东、中部高铁可达性强于东北,东北强于西部,纵向高铁强于横向;经济潜力的增加率明显高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减少率,可达性重心偏移驱使不同等时圈蔓延交叠;高铁以“核心—核心”逐步向“核心—网络”空间链接模式过渡,产生上海、北京、广州、深圳4 个高铁“国家服务中心”,天津、武汉、重庆等6 个“大区域服务中心”,形成“多中心”高铁服务格局以及日益庞大而复杂的高铁特质空间集群;高铁网络影响下的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渐变与重塑日趋复杂,“T”型轴带呈现出由空间极化向空间均衡转变,跨城流动性特征突显,加速空间对接与同城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布尔汗布达山西南缘属东昆仑造山带腹地,新太古代以来区域构造作用强烈。中二叠世,随着东昆仑地区多岛洋盆依次关闭,研究区形成数条近于平行的EW向深大断裂组合,构成昆中断裂带主体格架。通过研究分析与断裂相关的地形地貌、遥感影像、地球物理、岩石地层、变形变质、断裂结构组成、显微构造等,总结出主要断裂特征,并梳理了区内构造格架,针对尚未统一认识的昆中断裂带南界问题进行探讨,最终认为温冷恩断裂属昆中断裂带南界断裂。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地质问题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组织模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基于2018年高铁网络OD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高铁网络、城市节点等方面探讨中国城市高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地域组织模式,结果表明:①中国高铁网络整体较为松散,东北地区网络密度最高,东部和中部地区作为整体网络的中介作用明显;②重要高铁线路的“廊道效应”突出,中心度呈现出以京广、京沪和沪昆高铁组成的“三角旗状”空间格局并向两侧城市呈不规则递减的态势;③多层级网络识别出紧密关联高铁线路和四横四纵向八横八纵格局的转变;④高铁网络的地域组织形式表现为点-轴串珠模式、双核组团模式和极核模式,高铁网络的完善使组织模式由单核趋向于网络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遗传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GA-BP-MC),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初始化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初步建立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马尔科夫链的无后效性修正模型预测值,形成高精度GA-BP-MC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模型。结合高铁桥墩沉降数据,分别与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