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3篇
  免费   844篇
  国内免费   2028篇
测绘学   1049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577篇
地质学   4975篇
海洋学   360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04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项目主要研究在软弱地质条件(如天津地区)下扩孔锚固技术。扩孔锚固在国际上产生的时间不长,而应用于软土地基仅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该研究项目是天津市科委“自然科学”资助项目,我们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制出自己的扩孔锚固设备。通过模拟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得到了大量的有关数据,总结出扩孔锚固与普通等直径锚杆在技术指标上的差别,研究出扩孔锚固技术的基理、施工特点以及规律性。此研究成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软基病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山区公路所面临的路基病害特别是软土路基病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对陕南勉(县)一宁(强)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对山区软土成因及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山区软土属以坡洪积、湖积和冲积为主的软土,也有少量是由坡残积物堆积而形成。山区软土的特殊性表现在成分的复杂性、分布的不均匀性、隐蔽性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特殊性。根据其特性以及中国山区公路软基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总结了山区公路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剪切拉裂破坏、浸水沉陷破坏、剥蚀坍塌破坏、推挤滑动破坏。还提出了相应的软基处理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层搅拌桩广泛用于软基加固工程.当软土含水率>50%时,可采用喷粉施工;反之,宜采用喷浆施工工艺.水泥土的加固,可用调节搅拌轴回转速度来控制搅拌效果.根据某镇工程实例的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工序,指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确保水泥质量,是保证加固桩体强度与均匀性的关键.施工中必须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实行质量控制,以避免断桩或搅拌不均匀.生产实践表明,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基工艺成桩快、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地貌、水系形式论述江汉盆地新构造的特点。指出江汉盆地为一继承性沉降盆地,同时新构造又具新生性。新构造运动的类型有差异升降运动、掀斜和拗折运动。江汉平原第四纪植物孢粉组合反映气候冷暧交替。鄂西山地发育了山谷冰川,平原区为湖河交错,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云梦泽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5.
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充分掌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情况下,合理设计,正确施工,多种原位测试检验,成功应用CFG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素土桩挤密地基由桩间挤密土和回填素土夯实的桩体组成,它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其作用是通过素土桩挤密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从而对湿陷性黄土达到消除浅部或深部的部分或全部湿陷性的作用,并改善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变形。本文通过现场单桩、群桩单元体轻便触探、小环刀深层取样、开剖取样等方法对场地地基土挤密前、后干重度和压实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判定用素土桩挤密法处理陇东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临界荷载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按照临界荷载公式的推导方法,得到地基临界荷载的统一解公式。Mohr-Coulomb强度理论计算的结果为其特例。把计算结果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当不同程度地考虑中间主应力σ2的影响时,可以有效地发挥地基的强度潜能。并通过实例计算了统一强度理论参数b取不同值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套自主研制的用于地基天文望远镜的,基于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图像采集系统,以及所使用的IRFPA原理、性能特点,着重介绍了IRFPA图像采集系统中以NiosⅡ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的框架结构方案以及软硬件的设计思想。最后给出了初步的图像采集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相似文献   
10.
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系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化爱  钟建华  陈鑫  高玉飞 《地质学报》2008,82(8):1088-1094
通过岩芯观察,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纪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有微同沉积断裂、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液化脉、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通过对塔219 井、塔1943 井等岩芯的系统观察,建立了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系震积岩的垂向序列。震积岩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砂岩脉(砂火山)层段、水塑性褶皱变形层段、斧式构造层段、滑塌构造层段、阶梯状微断层和震裂缝层段、准原地沉积湖泊津浪丘状层理和内碎屑角砾岩层段、异地沉积震浊积岩层段,对应于地震由强变弱的一个变化过程。震积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助于分析盆地边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