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潮     
严格来讲,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圣经》中记载的河水变红、《聊斋志异》里提到的河水发光,或许是民间对赤潮类事件最古朴也最形象的记录。1831~1836年达尔文乘“Beagle”号环球航行时也对赤潮做过相关记录,虽然那时尚无人提出明确的“赤潮”概念。近几十年来由于对人类的娱乐及生产活动影响越来越严重,频繁发生的赤潮逐渐被界定为环境污染及海洋灾害的一种。河里的水都变作血了。河里的鱼死了,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吃这河里的水,埃及遍地都有了血。——《旧约·出埃及记》众坐舟中,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则火顿灭…  相似文献   
2.
3.
人们总是会对与自己有许多共同点的事物抱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心。 这多少能解释自达尔文以来,为什么关于灵长类动物化石的新发现总是能够在公众中引起更大反响,以至于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标题中看到“最早的人类祖先被发现”这样耸人听闻字样的原因——不管那实际上是一只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还是一只5000万年前的始镜猴。  相似文献   
4.
莫知 《海洋世界》2009,(11):32-40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全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物种起源论》,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这是一本科学著作当中的经典,被看作是进化生物学的奠基之作。在1872年出版第6版的时候,书名被简化为《物种起源》。达尔文通过这本著作介绍了生物种群经过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而发生世代演化的理论,并在书中列举出了生命以分支进化和种系遗传的形式产生分异的大量例证,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气压变化与蒙古东北部降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会军 《大气科学》2006,30(5):753-758
达尔文港是气象工作者非常熟悉的地名,因为南方涛动就是由达尔文和塔希提岛两个站的气压之差来定义的,达尔文港的气压(DP)可以代表澳大利亚北部海洋性大陆地区的气压.因此,作者的研究目的就是揭示该区域气压系统的变化与蒙古东北部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DP的正位相和区域低层大气辐散、高层大气辐合环流相关连,在亚洲对流层上层是异常西南风,对流层下层是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减弱,在蒙古东北部地区的异常风为西北向,即,由内陆地区吹向西北太平洋地区,这意味着水汽由海洋向蒙古地区的输送减弱了,从而造成了降水的减少.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达尔文的形象,通过大众宣传和各种媒体的传播,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已很难看到针对达尔文及其追随者们的讽刺作品。这些作品乐忠于将达尔文描绘成各种滑稽古怪的猴子造型。对于生活在19世纪的人们来说,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理论很难让人接受,人们绝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不情愿与猴子或类人猿产生哪怕一丝半毫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达尔文翼龙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君昌 《地球学报》2010,31(2):129-136
达尔文翼龙为中等大小的翼龙类, 发现于辽西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中侏罗世髫髻山组, 是目前已知唯一由原始类群(非翼手龙类)向进步类群(翼手龙类)演化的过渡类型。它既具有原始类群的特征: 比如尾长, 多于20节尾椎椎体, 且尾椎椎体由极度加长的、纤细的前后关节突及脉弧所包裹, 构成一僵硬的尾部, 第五脚趾具有两个长的趾节; 又具有进步类群的特征: 比如头骨加长, 鼻孔和眶前孔愈合为一大的鼻眶前孔, 颈椎椎体长, 没有或者颈肋退化; 翼掌骨与肱骨的比率介于原始类群和进步类群之间。达尔文翼龙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它填补了由原始翼龙类向进步翼龙类演化的空白, 为生物宏观演化(模块演化)机制-即组成生物体的模块在短时间内共同演化提供例证。从达尔文翼龙的骨骼结构变化上看, 空中丰富的食物来源(比如飞行能力差的、带羽毛的恐龙、滑翔的哺乳动物、小的翼龙及昆虫等), 可能为导致翼龙头骨和颈部首先演化的原因之一。达尔文翼龙的发现, 有可能打破对翼龙类传统分为两大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思源 《海洋世界》2009,(11):14-23
在影片开始不久,赫胥黎对达尔文说:“你杀死了上帝,先生!”达尔文不由往后退缩了一下,这正是他内心挣扎迹象的一次微小的暴露。但他也许不会知道,他内心的挣扎引发的却是长达150多年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李虎 《海洋世界》2009,(11):41-45
100多年来,进化论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和中国社会。《物种起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列入各种必读书单,它的《导言》被收入了中学课本。1859年11月24日出版的《物种起源》第一版,反映了达尔文最原初性的思想,并且简洁、好读。在中国已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译本都是根据该书的第六版(1872年版)翻译成的。在体现了达尔文的主体思想之外,也体现了该书第一版发表以后,达尔文派进行的一些论战。  相似文献   
10.
终极进化     
应作 《地图》2011,(3):142-142
不管人类有多么聪明,科学有多么昌明,人终究说不清自己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尽管上帝、真主和佛祖对此各有见解,但对于一个无神论者而言,目前最可参考的观点无疑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