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福建省莆田市东圳水库为例,讨论了基于VRML的水库及其周围地理环境、流域状况仿真建模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仿真系统可以直观分析水库的环境情况,水库管理者可在场景中漫游,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分析,进而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同时该系统作为对水库进行研究的人机交互平台,可进行实时完善和扩展。  相似文献   
2.
公开地图的表示关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动画效果地图是大众喜闻乐见而又十分有效的信息传播载体。但在公开表示方面存在盲区,是"问题地图"的高发区,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总结了动画效果地图的常见类型、高发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动画效果地图表示方法建议,明确了地图底图和动画效果都要符合公开地图表示有关要求,对动画效果地图的制作和公开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3.
GIS中多幅地图的缩放漫游及其数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仁亮 《四川测绘》1998,21(4):151-155
本文在分析现存GIS软件中处理多幅不同比例尺或相同比例尺地图的放缩漫游时的不足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地理逻辑窗口动态裁剪快速而安全的多幅地图无级缩放和全区域自由漫游的方法,并对其数据组织和管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虚拟漫游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传统漫游技术如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Quick Time、PTGui(Panorama Tools)等存在集成难度大、建模时间长、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全景相机以及Pano2vr、Dynamic-Photo HDR、Photoshop等软硬件环境,研发搭建了一整套旅游景区全景影像采集与展示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沉浸性、多视角浏览、实现方法简单、搭建快速等优点,为旅游景点、酒店、历史文化名胜等场景的360度实景展示提供了有效地工程化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天气预报节目中动画产品的使用率较高,然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影视动画的制作在国内尚属空白。通过电视节目以图形动画的方式解读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将会加深农民对灾害危险性的认识,主动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提升防灾减灾效果。为此,在分析农业生产中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机理及造成后果的基础上,采用Maya、After Effects、Photoshop等工具,研发制作出农业干旱、干热风、湿渍害、高温热害、霜冻、寒露风等六大类农业气象动画产品,并在《联播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及气象频道节目中得到了实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视气象节目中农业气象图形产品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王龙  万刚  黄河 《测绘工程》2015,(2):42-46
街景地图是全景图与二维在线地图的结合,它以实景作为辅助传统地图抽象描述的表达手段,提高地图的空间认知功能。街景地图为用户提供固定视点的360°自由漫游与全景图点间漫游。街景地图中全景图布设呈线状分布,点间距离短、漫游频繁,因此,漫游需保持一定的空间连续与空间纵深。文中对街景地图这一全景图漫游技术应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引入能够从单张照片恢复一定深度信息的TIP算法,并将其运用渲染到纹理、着色器等技术,对TIP算法实现过程进行改进,在保证一定运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街景地图的漫游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虚拟博物馆的构成、模式和具体应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全景技术、3dsmax、VrmlPad等相结合实现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平台的设计方案,希冀为生态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博物馆是一种结合前沿技术开发的区别传统实体博物馆的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本文对目前采用的基于图形和基于图像的两种数字化博物馆构建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室外采用三维建模、室内采用360°全景图的混合式构建方法。探讨了混合式数字化博物馆在场景漫游和场景切换方面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混合式数字化博物馆的框架结构与部分功能,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唐雪静 《华南地震》2019,39(3):114-120
为解决震后灾区地形复杂,建筑建设困难问题,将BIM技术应用在震后灾区居民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基于BIM体系框架设计震后灾区居民装配式建筑建造流程,通过设计阶段、工厂预制阶段、运输阶段以及安装阶段完成震后灾区居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构建,采用Revit软件和Tekla软件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以及高合作性优势,优化模型以及构件,再通过Navisworks软件依据建筑模型实现建筑工程的碰撞检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通过基于BIM的震后建筑进度管理模型,实现建筑进化计划编制以及进度控制;利用Lumion软件输入工程材质实现建筑项目的实时漫游,直观了解装配式建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中国各级政府推动基础社区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为了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本文提出了"地质灾害五步避险法",即"勤观察、早发现"、"多监测、知险情"、"常演练、会应对"、"接警报、快逃生"、"听指挥、保平安"等。针对五个环节,分别编写了防灾避灾行动脚本,制作了相应动漫作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增加社会公众的知识,提高防灾意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