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RVD)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国外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最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测量系统的原理和测量算法,并分析了光学成像测量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其测量有效性和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与否,最后讨论了未来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弹道导弹系统技术的不断改进,影响导弹精度的工具类误差已逐渐降低,地球重力场扰动引力已经成为影响导弹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这里从3个方面分析了扰动引力对弹道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射程为10000 km以上的远程导弹,扰动引力的影响会造成超过1 km的落点偏差;5×10-5m s-2的扰动引力系统性偏差对导弹落点有明显影响。因此,扰动引力对导弹落点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在选用国产CAD软件时,总结了设计软件影响企业稳定盈利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积极的态度解决了国产CAD软件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合宽角反射、近垂直反射的探测结果和有关地质资料,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和超高压变质带研究显示:大别造山带地壳具有层块结构特征。沿安义-庄墓剖面,上地壳有7个弹性块体,中地壳有5个,下地壳有4个。扬子与华北地块的主缝合带是超高压变质带,扬子地块与大别造山带的现今分界线是与郯庐断裂相交的太湖-马庙断裂,磨子潭-晓天断裂是大别造山带的北界,北淮阳构造带呈楔状向下插入,它与华北地块的分界是肥中断裂。郯庐断裂在中、上地壳近于直立,下地壳向西倾斜。超高压变质带的厚度为5-7km,产状向北插入到北大别块体之下,折返过程是构造就位,不是大别山的均匀抬升,折返的主运动面是水吼-五河高温剪切带。  相似文献   
5.
针对因地基条件复杂或处理不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提出了注浆、抽水、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仅对高台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的震级与标准震级的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小计  何义斌  赵建虎 《测绘科学》2003,28(2):29-30,34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Irigaray  C.  Fernández  T.  Chacón  J. 《Natural Hazards》2003,30(3):309-324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large-scale structuraladjustments (like the Greater Dhaka Flood Protection Project, GDFPP) on local living environment.It focus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flood hazard mitigation, and examines theenvironmental attitudes of the floodplain residents arising from the large-scale structural adjustments.Based on `perceived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examines: (i) the reasons for persistentfloodplain occupation, and (ii)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choice, motivations and decision-makingof floodplain residents.This research used data collected from 300 households situated inthe eastern part of Dhaka. The face-to-face household survey data provided individuals' responses to a structuredquestionnaire o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Survey concerned urban floodplains, and looked fordata on housing,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and residents' attitudes. Results of interview surveys wereused to: (i) explore the reasons of floodplain occupation, and (ii) residents' attitudes to tolerable levelof flood risk and willingness to accept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ulting from the proposed structural embankments inthe eastern perimeter of Dhaka City, Bangladesh.Findings revealed that floodplain occupation (by theindividuals' decision-making) was a result of overall reaction to the Government's structuraladjustment policies that resulted from institutional, location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e attitude survey results provided residents' perception to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to be dependenton the socio-economic factors – but in a complex manner, many factors are interrelated.In addition to support for structural embankments, the study sample displayed a common concernand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erms of any `trade-off' between thebenefits (resources) from the embankments and costs (hazards) due to the detrimental impact on environment, the residents of Dhaka, despite some concern forsacrificing embankments for environment, tended to show a generalconsensus for embankments.  相似文献   
9.
自然与农田状态下照度计测光的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谦  陈景玲  吴明作  董中强 《气象》2003,29(3):8-11
根据色度基本原理,推导并计算了不同天气类型下照度的换算因数,并在不同天气类型下,对自然光和小麦群体不同高度透光情况进行了测定,将照度计实测照度换算出的辐射强度与实测辐射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前两种照度计可以在1、2级日光状况下用于太阳辐射测定而在3、4级日光状况下误差较大。②在作物田中,实测照度换算为辐射光量子数时,内活动面偏差比在0.2左右,而外活动面因光斑阴影作用,偏差较大,实测时应增加重复。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动态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获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全面而合理的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具有现实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格尔木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测网,通过选取理想的变差函,运有Kriging方法进行地下水位的线性无偏最优估计和计算估计误差的标准差,结合给定的允许误差限评判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网的配置是否合适,并提出调整现有观测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