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图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数字化市政管网的构成和连通的特点,探索出数字化管网线路连通性分析的规律,提出了逐步淘汰算法进行连通性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基于mapbsic的实现这种算法的关键语句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地下隐蔽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部构、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安全,从成孔到灌注成桩其工艺复杂且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文章从影响成桩质量的几个要点,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保证灌注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统计检验抗差估计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数学家重新从广泛的意义上提出非最小二乘估计问题,并已在抗差估计中取得重要的进展。从1980年起,抗差估计理论开始被引入测量领域,并出现了许多方案。本文依据统计检验,结合IGG1区间划分的部分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定权思路,给出了一个简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经典的IGG1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它的抗差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一个经典算例,表明新方法具有准确定位粗差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Դ�ֱ����б�ǵĸ������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б?????????????????????????????????Ρ??????????????о????????????????????????????????б?????????????????????????????????????????????????鷽???????????????????????????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小波变换在航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1)小波分析能够有效地去除叠加在航放测量数据上的噪声,再现被噪声掩盖的真实信息,其除噪能力随处理异常范围的变小而变小;(2)小波处理航放谱数据可得到较五点加权滑动平均处理方法更为真实、理想的能谱数据,从而能更真实地反映所测地质体的放射性特征信息;(3)小波处理航放能谱数据,可有效地提高数据的精度,且低能谱部分提高较多;(4)小波变换处理测线(区)数据可基本消除统计涨落的影响,从而识别肉眼难以识别的由微弱异常所引起的峰值,即提取航放数据中的微弱异常;(5)小波变换经过合适的处理程序,可以去除背景场,提取叠加在背景场上的微弱异常。  相似文献   
6.
针对龙岩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受降雨干扰明显的情况,通过对覆盖层地形、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降雨干扰产生的原因。由于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值曲线与降雨累积值曲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以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降雨干扰进行剔除。同时,对映震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20年累积的全球IGS基准站位置时间序列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尤其是高程方向的季节性变化。随着各研究领域对大地测量成果所要求的精度越来越高,大地点位的非线性时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造成基准站非线性变化的成因,包括与GPS相关的技术类系统误差、地球物理效应、接收机及天线变化、地震引起的突变、噪声影响等,研究了消除或减弱各种非线性变化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武都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多年水位、应变观测数据分析发现,水位上升引起应变下降变化(压应力增加),两者变化同步.在水位大幅度变化时段求取应变响应灵敏度系数K,由K值可以定量剔除水位变化对应变测值的干扰.利用两两正交的4道应变测值可以求取2组面应变值,曲线形态相似则说明4道元件测值可靠性高.武都钻孔应变2组面应变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总体呈现波动下降(压性)变化.由2007年、2008年应变测值计算差异值η,其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21,数值较小,说明武都应变仪工作稳定,所测数据基本可靠.  相似文献   
9.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湖泊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在有效去除有机质与碳酸盐颗粒的同时,需要消除细粒泥沙质样品中絮凝现象对粒度分析结果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本文以武汉三角湖表层沉积物样品为例,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对其矿物组成和粘土矿物种属进行鉴定,并采用全自动激光粒度仪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结果表明样品中非粘土矿物主要为石英与长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为主;粒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小于30μm组分占94.5%.这些特征表明该样品易于在前处理过程中形成絮凝.本次研究采用单因素寻优法探讨了超声震荡、分散剂、洗酸对于以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为主、平均粒径较小的样品消除絮凝现象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此类样品消除絮凝现象的最佳条件为:超声震荡时间应选择6~8 min,分散剂浓度为20 g/L左右,同时在粒度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洗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云县台2013~2016年降雨对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的影响发现,在春冬两季,主要受孤立的强降雨影响,当日降雨量达到15 mm以上时,便对倾斜量产生影响;在降雨较集中的夏秋季节,受连续降雨的影响,当日降雨量达到驱动降雨量后,降雨与倾斜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雨季中期关系不明显。由于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值曲线与降雨累积值曲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降雨干扰进行剔除,有利于准确提取和识别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