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GIS的线状符号开放式多元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自银 《海洋通报》2003,22(1):70-76
提出一种跨越专业限制,用于快速绘制任意曲率曲线的开放式线状符号“组合配置法”设计方案,即用主干线、辅助线、辅助圆和点符号等四种子线型的有机组合描述目标线型,并详细论述了其数据结构、文件结构及子线型的实现方法。同时还提出伪码法用于解决满足国标要求的图廓整饰线,并对裁剪法作了简要阐述。上述线型设计方法已成功设计、实现并应用于“海底地形成图系统(MBChar)”,已服务于大陆架海底成图项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ArcGIS Deskto P9.2,建立了塔城盆地地层剖面的空间数据库,并利用ArcGIS系统本身的图形编辑功能,制作一套岩性符号库,用于实现岩性柱状图的填充,并将符号库中的每个岩性符号进行编码,通过岩性符号柱状图属性码与相应的岩性符号编码的匹配自动实现所有岩性柱状图的符号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现代地图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符号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其符号本身,应当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来研究,即地图语言。地图语言使人们使用地图进行空间认识更加贴近现实,使地理空间信息的传输更加准确、生动和形象。文中主要对现代地图语言的形成,现代地图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即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以及地图语言的本质即视觉变量、听觉变量和触觉变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符号库的建立和符号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试验成果,详细介绍了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地图符号库的建立和空间信息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5.
在地图内容和形式数学表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图的数学定义。由于引入隐式地图和变换条件,故所有储存地图信息的载体均可属于地图的范围,从而使地图定义获得了广义的解释和精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地质符号的计算机图形学定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质符号一般均有其特定的图形特征和表示意义,用以表达地质制图中所涉及的具体或抽象的地质对象。本文对地质符号(尤其是岩性符号)的有关计算机图形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在对各种地质符号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质符号(岩性符号)的计算机图形学定义的新的综合性方法—图元组合法及其分区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航测数字化成图系统中成图子系统的研制情况及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层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面状符号的结构特征和实现机制 ,提出了基于分层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方法 ,把面状符号分为若干层 ,每层采用一种填充方式 ,并在基于VC 的Cartosymbol软件中实现。结果表明 ,该方法既便于地理现象的表达 ,又便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 ,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 ,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 ,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郑文俊  田山  邵永新 《中国地震》2005,21(2):260-268
开展了华北地电阻率异常参数提取的研究,以1980—2001年的异常参数为输入进行了全时空扫描,并对其动态图像演化做全面分析,由此提取出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地电阻率短期前兆的判别标志。为了进行初步检验,本文依上述判别标志对华北近年地电阻率动态图像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