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8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567篇
测绘学   632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859篇
地质学   1047篇
海洋学   313篇
天文学   1192篇
综合类   256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是非常重要的。IUGG等国际组织对此已经强调了很多年。最近,由德国的GFZ(GeoForschungsZentrum),美国的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tration)以及欧洲宇航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开发研制了最先进的地球监测技术-SST(Satellite-to-Sateilite Tracking)。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GPS连续追踪新发射低轨道卫星,并由低轨道卫星对地球重力场作精密观测。已经发射和即将发射的卫星有3颗:G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for Geophysical Research an Application)已经于2000年发射;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rt)定于2002年发射;GOCE(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ulation Explorer)计划2004年发射,它们可以统称为重力卫星。载有SST技术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空间解析度的全球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加强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理解并为海洋和气象研究提供更好地参考。上述3个重力卫星工作在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波谱内,它们有不同的科学应用,仅有一小部分重合。所以,就应用而言它们是完全互补的。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广泛的,特别对于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学以及大地测量学等领域,它们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意义不亚于GPS。  相似文献   
3.
初轨计算中的病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连大  贾沛璋 《天文学报》1997,38(3):288-296
本文对现有初轨计算方法进行病态性分析与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态对现有初轨算法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法方程系数中包含观测误差.系数行列式愈大,定轨精度的损失愈多,当■被随机误差项△μ淹盖时,现有初轨算法将失效.此外,仿真结果还显示:■与△μ的大小还极大地依赖观测弧段的空间位置,当观测弧段包含近站点作为中点时,■最大,而■小,此时定轨精度较高;当观测弧段位于近站点的某一侧时,■小,而■大,此时定轨精度较低,观测弧段愈偏离近站点,病态影响愈大;因而在观测时,应尽量使观测弧段与近站点对称(此时μ值较大),这是提高短弧定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林  胡松杰 《天文学报》1996,37(3):285-293
对于改进的Encke方法,选择适当的参考轨道是一个关键.然而,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弧轨道计算,目前所给出的几种参考轨道均需要逐段校正,这将给定轨问题带来附加的复杂性.本文将仔细探讨如何选择参考轨道和减少校正次数.  相似文献   
5.
6.
We presen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study of how small stellar systems merge to form larger ones. As we display the families of galaxies in the μe - Re plane (effective surface brightness versus effective radius) we realize that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types occupy different loci, evidencing the different physical mechanisms operating in each family. As proposed by Capaccioli et al. (1992) this diagram is the logical equivalent of the HR diagram for stars. Here we take some initial steps in understanding of how we can establish the evolutionary tracks, solely due to dynamical processes, in the μe - Re plane, ultimately making a dwarf elliptical to turn into a normal elliptical galax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
王晓彬  张西亮 《天文学报》2006,47(2):202-211
小行星自转参数的资料不仅可以为小行星碰撞演化提供数据,还可以为太阳系的演化研究提供依据.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对主带碳类小行星(360)Carlova进行了新的CCD测光观测,结合前人的测光资料,利用Epoch-方法对(360)的自转参数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该小行星自转的恒星周期为0.25780417±0.00000003天,自转轴的黄道坐标为(95°±3,°40°±1°).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相比较为一致,其精度稍高于以前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9.
10.
The star WR 7a, also known as SPH 2, has a spectrum that resembles that of V Sagittae stars although no O  vi emission has been reported. The Temporal Variance Spectrum – TVS – analysis of our data shows weak but strongly variable emission of O  vi lines which is below the noise level in the intensity spectrum.
Contrary to what is seen in V Sagittae stars, optical photometric monitoring shows very little, if any, flickering. We found evidence of periodic variability. The most likely photometric period is   P phot= 0.227(±14) d  , while radial velocities suggest a period of   P spec= 0.204(±13) d  . One-day aliases of these periods can not be ruled out. We call attention to similarities with HD 45166 and DI Cru (= WR 46), where multiple periods are present. They may be associated to the binary motion or to non-radial oscillations.
In contrast to a previous conclusion by Pereira et al., we show that WR 7a contains hydrogen. The spectrum of the primary star seems to be detectable as the N  v 4604 Å  absorption line is visible. If so, it means that the wind is optically thin in the continuum and that it is likely to be a helium main sequence star.
Given the similarity to HD 45166, we suggests that WR 7a may be a qWR – quasi Wolf–Rayet – star. Its classification is WN4h/CE in the Smith, Shara & Moffat three-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