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棚户区改造是落实国务院部署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最大民生工程。通过利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遥感影像对荣成市2015年度棚户区改造新开工项目进行甄别排查,经实地核查后获取不合格项目的具体范围和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遥感影像可以有效地提高棚户区改造资金监管中对于项目定性效率,并推进资源共享共建,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在对库姆塔格沙漠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天然梭梭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结构、分布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自然生存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南缘地带为梭梭群落的分布定居区。由于生境及地貌类型的不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随着植被类型由东部山前荒漠草原向西部典型荒漠植被类型过渡,梭梭群落相对数量及相对盖度增大,由伴生种转化为建群种。水分是影响梭梭种群自然生长及更新的主导因素,成龄梭梭的生长差异性表现为河床梭梭优于滩地梭梭,沙地梭梭好于戈壁梭梭;小龄级梭梭幼苗主要分布在河床冲沟边缘附近,形成垂直河床的条带状定居格局;深居沙漠腹地的老龄梭梭已基本上衰败死亡,测定年代距公元1950年为(314±54)a。风沙作用使沙漠南移,梭梭出现衰败死亡与自然更新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知识经济 ,必须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为理论基石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激励知识创新活动的“经济组织”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 ,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由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的九大要素为基本框架的知识创新机制 ,是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的最优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从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涵义以及研究的意义入手,对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生态型设计的四种基本模式,探讨了合肥地区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三种重点区域模式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章丘市创新旧村综合整治新模式,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标准,不搞一个模式,不搞盲目推进。为稳步推进,确保社会稳定,把好事办好,章丘市国土资源局加大了市场化运作方式,把权力交给基层群众,积极探索了多元化运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旧村整治与新社区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岱  张文忠  余建辉 《地理研究》2011,30(9):1725-17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推进国内区域研究的同时,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发达国家面临的促进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实际问题对完善我国区域发展理论和施政思路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2006~2008年在日本佐渡岛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揭示了政府推进朱鹳野生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农户农业经营条件的恶化以及农户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建设占用耕地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亟需寻求有效的耕地占补途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需要更加有力的投资拉动,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找到更加高效的着力点。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村庄整治建设及其后续的土地整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区域)间的高效流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探索总结村庄整治建设的优化模式和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三亚市为例,提出了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需要遵循的8项原则:依据村庄发展演变的主导驱动力差异,提出三亚市村庄整治建设的4种模式,即城镇扩展模式、项目带动模式、中心村集聚模式和移民拆建模式。为推动各种模式顺利实施,从农村产业培育和农民就业、多元融资渠道以及土地利用机制创新3个方面探讨了村庄整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旨在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长春市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危机严重。城市水资源化是解决水危机、防治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春市经处理的污水量为1.843 亿m3/a, 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的污水量为423.4 万m3/a,占2.297%,污水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所建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完成后,每天可增加水量16.16 万m3。通过制定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提高环保意识等,可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的程度,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盘西线新海站—大塘站(K 3 500~K 38 493)岩溶路基塌陷病害注浆整治的实例,介绍了该段岩溶路基塌陷发育规律、病害情况、病害的形成机理、注浆整治方法、质量检查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膨胀岩(土)病害是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现象。文章通过对广西军体校膨胀岩山体滑坡的整治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其成因机理,提出对整治设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