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测绘》2008,(4):9-9
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熟悉的身影,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原名焦作市中纬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测绘行业第一个由事业体制改制的专业测绘科技企业,是焦作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二级机构。  相似文献   
2.
十年时间,一个无设备、缺资质、少人手、步履维艰的市级测量队,靠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拥有“双甲”资质和多项专业资质,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全国甲级资质榜上有名,先后获得省、市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各种嘉奖与荣誉称号30多项。创造这一辉煌的就是如今在焦作、在河南、在全国测绘行业声名鹊起的黄贤忠和他领导的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中国测绘》2007,(6):8-9
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原名焦作市中纬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在河南省测绘行业率先由事业体制改制为专业测绘科技企业.是焦作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二级机构。  相似文献   
4.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化标准组织(ISO)颁发的国际标准,旨在向全世界推荐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推动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质》2010,(6):I0005-I0006
植根河南,走向全国,服务国土,搏击市场。河南中纬,迈着坚实的步伐,一路欢歌走过了十二年的创业历程。十二年的岁月,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却溅起了河南测绘行业一朵绚丽闪光的浪花!河南中纬.志存高远,锐意创新.战略明确:以测绘为基础,以规划为先导,以地理信息为核心,以延展相关专业为方向.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创新中纬品牌,创建一流企业.持续发展技术经济,实现社会利益与职工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1979-2005年的卫星观测显示,相对于其他纬度,南北两半球15°~45°之间的对流层明显变暖,平流层明显冷却。这表明,两半球分别以南北纬30°为中心的副热带对流层高层等压面向上突起。由于南北纬30°对应着副热带急流,可以推断,等压面向极地倾斜得更厉害,向赤道倾斜较小。这种等压面形状的改变会使急流向北移动(在北半球)。观测事实表明,两半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DEMETER卫星从2004年11月7日至2005年11月30日期间探测到的710 km高度顶部电离层的电子数据进行网格化(纬度2°×经度4°)统计平均,本文分析了不同地磁条件下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和温度的全球分布情况.不论是在地磁宁静还是地磁活动期间,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分布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威德尔海异常(夜间电...  相似文献   
8.
磁偏角和热层风对中纬电离层TEC经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三个地区的电离层TEC数据,分析了磁偏角为零的经度线两侧中纬电离层TEC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01年至2010年的几乎所有季节,在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东西两侧,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中纬电离层TEC都存在规则性的差异;中纬电离层TEC的这种经度差异显著地依赖地方时,对季节和太阳活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地磁场影响下电离层与热层动力学耦合的分析表明,磁偏角的经度变化和热层风的地方时变化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两侧中纬电离层TEC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全稳  王威  李臻 《地学前缘》2012,19(6):260-268
粒子起电问题是解决地球磁场起源中固体地球内部电流形成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引述电化学领域二相流起电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分析地球磁场起源的固体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双电层模型结构,即液/液界面双电层模型和液/固界面双电层模型,分析了地球外核物质流动及流动起电问题。在地球运动动力和运动定律作用下,地球外核物质的定向移动是形成地下电流、产生磁场的直接原因。研究了形成地磁场电流的一般算法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静电”的“动电”本质,讨论了双电层模型的适应性、起电电荷电性变化、局部气旋电流、磁异常等问题。指出固体地球内部物质起电电荷电性的改变是地磁场极性倒转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十年时间,一个无设备、缺资质、少人手、步履维艰的市级测量队,靠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拥有“双甲”资质和多项专业资质,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全国甲级资质榜上有名,先后获得省、市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各种嘉奖与荣誉称号30多项。创造这一辉煌的就是如今在焦作、在河南、在全国测绘行业声名鹊起的黄贤忠和他领导的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