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28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天山山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1年6、7月份在新疆天山山区两个取样点取得的冰核资料,计算了山区中的冰核浓度,研究了冰核平均浓度日变化、日际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了天山山区冰核浓度与一些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可能原因。得出以下结论:天山山区的大气冰核主要来源于地面土壤,比较缺乏;冰核浓度易受气象因子、地表状况的影响,日变化和日际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青海对流云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文 《气象科技》2004,32(5):343-347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对流云模式和2002年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暖雨过程不易启动。降雨主要是由于霰落入暖层融化,雨水的蒸发是雨水减少的主要机制。霰在降水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霰的生成又与冰晶密切相关。冰晶是霰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霰生长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动转化生成,而较少由雨滴冻结生成。霰胚通过收集过冷云水和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生长。冰晶的生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冰核的核化,因此,自然冰核的数浓度对整个降水过程都有影响。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秦长学 《气象》2001,27(7):20-23
对用液氮消过冷雾和冷云催化增雨作业的宏、微观条件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并根据消冷雾作业所出现的物理响应推演冷云催化后应出现的结果,以弥补飞机云中催化后缺少直接观测资料的缺陷,进而对液氮(LN)增雨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装备有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温湿仪和GPS的增雨飞机,在秋季的一次作业中获取的资料与同期的天气和卫星资料,对这次作业的冷云结构进行分析,对作业的可播性做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75%的时段在强可播区作业,25%在不可播区。云中自然降水效率低,具有较好的增雨催化潜力。  相似文献   
5.
人工影响天气液氮载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求高效、实用、经济、无毒的催化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是广大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碘化银是较好的冷云催化剂,广泛、长期得以使用,但其催化阈温较低(-4℃以下才开始成冰晶);干冰虽然在较高温度下(-0.5℃)可以冷冻云(雾)滴成冰晶,但其储存、运输使用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6.
新型冷云催化剂IS—5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冷云催化剂IS-5的成冰效率高、用量少、速效和其它特点,以及内蒙古1989年3个地区广泛采用实际情况,从3个方面分析其效益。(1)催化剂本身成栈由于节约飞行时间带来的效益。使用IS-5催化剂后,每个作业区所用的AgI量相对减少,由此可节约8.45万元。因IS-5催化剂较Agl水溶胶重量轻,一次飞行可携带多区作业所需的催化剂,这样可节约飞行费27万元。(2)在内蒙古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均增加总降水量的21%。过去每年累计收益为2335万元,使用IS-5催化剂后,由于一次多区作业,效益提高到5813万元,增加效益3478万元。中、西、东部3个地区投入总经费每年按165万元计算,则投入与收益比从1:14.15变为1:35.23。(3)用Simpson模式计算了用IS-5催化积云后对可播度的改善和增雨的潜在效益。对于中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催化后云顶高度基本上是随着云泡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的,使IS-5催化的云顶高度比用AgI催化的去顶高度高。同样,当积云半径较小时,可播度较小;而当积云半径较大时,可播度就比较大。无论半径小的积云还是半径大的积云,用IS-5的可播度一般都比用Agl的可播度大,平均 约相差3、4倍。对于浓积云和积雨云用Holle公式计算得出用IS-5比用Agl多增加雨量的效益分别为9564.1元和7.23万元。呼和浩特地区每年6、7、8月积云的可播日分别为6、8、8天,积状云有较大的增雨潜力,若对夏季浓积云和积雨云都进行催,则使用IS-5比用Agl增加的效益分别为21.1万元和158.9万元。  相似文献   
7.
碘化银冷云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香娥  高茜  何晖  嵇磊 《气象》2016,42(3):347-355
利用加入碘化银冷云催化模块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4年5月9一11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降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增雨催化数值模拟研究。模式的催化参数根据实际增雨作业信息进行设置,探讨了增雨的效果和机理,并针对催化高度和催化剂量进行了两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度5~6 km,温度一20~一15℃左右的冷云区位置引入碘化银冷云催化剂可使地面降水量显著增加。地面增雨开始于作业后30 min左右,70 min左右达到最大,90 min后出现减雨,110 min后减雨效果大于增雨。增雨机制主要为:碘化银的播撤使融化层之上云中的过冷水含量显著减少,冰雪晶的含量增加,雨滴碰并雪的过程和雨滴捕获云滴的过程增强;增加的雪晶下落到暖区融化成雨滴的过程增多,最终造成地面降雨量的显著增加。从微物理过程的量级来看,雪晶粒子的融化是导致降水增加的最主要过程。不同催化高度和催化剂量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针对这次过程在过冷云水丰富,温度较低而冰雪晶含量相对较少的高度进行催化效果较好。继续加大催化剂量,可以起到更好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8.
层状冷云人工增雨可播性实时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综合分析了4次层状冷云人工增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粒子测量系统(PMS)探测资料,以及GPS定位资料,提出应以PMS的FSSP-100探头探测的云中粒子浓度以及2D-C探头探测的云中大粒子浓度作为判别云中可播性的主要技术参量,并发展了层状冷云飞机人工增雨实时监测指挥技术。FSSP-100探测的粒子浓度不小于20/cm3的云区才具有一定的可播性。其中2D-C探测的大粒子浓度小于20/L时,可确定为强可播区,否则为可播区。  相似文献   
9.
周筠君  龚乃虎 《高原气象》1993,12(4):442-449
本着重研究了在过冷云风洞中,温度为-4—16℃,含水量为1.4gm^-3,爆泡后增长45s的初始冰晶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1)初始冰晶质量在-4—13℃有两个峰值,它们是-5.7℃时的1.8×10^-8与-11.4℃时的6.3×10^-8g,而在-8.4℃和-13℃时出现的极小值分别为2×10-9g和5×10^-9g。(2)初始冰晶的浓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三个递减的峰值,它们分别是-4.2℃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设计开发的三维冰雹云(IAP)模式,使用2002年7月12日20时沈阳探空资料,对当日降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是1次以冰相过程为主的冷云降水过程,前期云中对流较强,降水以冰雹为主;后期对流减弱.持续降雨。低层风切变和气旋存在是产生持续降雨的主要条件;微物理过程中,霰粒子的融化是降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雨水对云水的碰并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