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6年在陕西渭北进行铺反光膜试验,用美国L1—COR公司产的光合有效辐射仪,对树冠内光合有效辐照度(PAR)及分布进行了定点测定,并对各测点苹果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铺反光膜人工补光可使红富士苹果平均着色指数达到83.5%.较对照树提高26%.并对红富士苹果着色所需PAR临界值进行了探讨,认为PAR达到500μmol.s-1.m-2以上,相对光强达50%以上,红富士苹果才能充分着色;在果树下铺反光膜,当果实得到50μmol.s-1.m-2以上反射光即可全面着色。  相似文献   
2.
关中大棚蔬菜光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关中大棚蔬菜中种植期大气候光资源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棚农膜的削光量的削光率,通过挂反光膜,明显改善了大棚内光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增强了作物长势和抗病能力,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在接近生理成熟期的前一个月时间内,果实的产量、质量变化最为突出。这个时期的光照条件对苹果果品产量、质量影响很大,采用在树下铺反光膜、摘叶、转果等技术方法,改善果园光照条件,可显著地提高果品质量,争取较高的售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