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油站的作业空间有限,如果防雷接地与防静电接地不共用,会产生雷电地电位反击,对加油站危害巨大.通过计算、分析,得出采用共地和等电位联结是消除安全隐患理想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对枣庄市山区的几条10kV和35kV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施工中,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案例分析,分析出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的原因,探讨高压输电线路切实有效的雷电防护技术,解决雷电对输电线路的绕击和反击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土壤电阻率建筑小区,一般都由若干单体建筑组成。涉及每一建筑所在土壤电阻率可能存在差异,区域越大也许土壤电阻率差异越明显。如果某一幢建筑遭受强雷击,可能雷击高电位反击效应殃及相邻建筑的家用电气与电子设备。舟山某商住小区的土壤电阻率实测值300~1000Ω·m、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5.6~36.0Ω之间不等。就舟山某商住小区采用了换土、外引接地布置、使用降阻剂和等电位连接技术的降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整个建筑小区建筑接地装置形成联合共地,阻值降低到0.39Ω,说明高土壤电阻率建筑小区上述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联合接地是保证防雷安全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近年来的新编技术规范中得到强调,然而仍有一部分以前建设的弱电系统采用独立接地,先天存在严重的雷击事故隐患。文章通过独立接地系统遭受雷击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联合接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共用接地技术的几种形式及各自优缺点,针对共用接地措施在实际设计施工中存在的误区和常见问题,探讨和分析共用接地的技术要求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与直击雷击事故相似,雷电反击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也是灾难性的。该文通过两例雷击事例从电学原理解释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武汉地区云地闪电特征及防护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武汉地区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云地闪电资料,统计分析了武汉地区云地闪电特征及其直击雷防护效率,为该地区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统计分析表明,武汉地区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为45693次;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6.0%,平均负闪电强度为32.6 kA;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4.0%,平均正闪电强度为38.3 kA。4-8月闪电占全年闪电总数的96.9%,其中7-8月闪电占全年闪电总数的70.8%,9月至次年3月闪电仅占全年闪电总数的3.1%。正、负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平均陡度为12 kA/μs左右。通过统计分析,拟合出适合武汉地区大于某一雷电流幅值累计概率方程。武汉市新洲区西南部与黄陂区东南部交接地区和江夏区东部地区是闪电高密度中心,年平均闪电次数在8.5次/km~2以上。武汉地区建筑物直击雷保护范围按照1、2、3类防雷类别设计时,其绕击率分别为1.3%、3.3%和11.5%,反击率分别为0.1%、0.2%、1.6%。  相似文献   
9.
10.
浅谈雷电波侵入的低压电源防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平 《广西气象》2002,23(3):56-57
对雷电波侵入的防护设计中,既使室外线路全线埋地,尚需应用电涌保护器作等电位连接以解决地电位反击问题,提出注意电源的二、三级保护,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家用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