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找出了冻害发生的天气规律,提出了定性预报的指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预报方程,方程预报平均误差不超过1.0℃,具有满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代表点降水资源特征,通过对渗水地膜性能与栽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进行渗水地膜栽培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10mm以下降水利用率的结论,展望了旱作农业区使用渗水地膜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覆膜地增温、保湿、保苗、防冻抗寒、增产等5个方面效应的试验研究,在海拔1900—2300m 高寒阴湿山区种植地膜玉米获得成功,亩产在566—604kg 之间,从而结束了华亭县玉米种植高度不能超过海拔1800m 的历史。对高寒阴湿山区地膜铺盖技术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存平  王海玲 《气象》1993,19(8):50-52
通过在青海省高寒农业区(海拔2700—3000m)的马铃薯地膜覆盖丰产栽培试验,着重分析了高寒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等。并阐述了高寒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推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6.
谢忠奎 《高原气象》1990,9(2):169-176
通过一年的试验,初步得出参试各变量x_1(灌溉定额)、x_2(灌溉次数)、x_3(头水叶龄)和x_4(保苗株数)对产量y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各参试因子对产量的作用,并通过频数分析,筛选了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高于某一产量指标,同时限制灌溉定额或灌水次数的节水增产的优化措施组合。本文还分析了参试因子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评价了地膜的节水效果和增温增产效果,初步探索了地膜玉米的节水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寒冷的半干早地区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水效应。而水热条件的改善可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有利于寒地大豆的生长发育,延长大豆生殖生长期,进而增加了干物质的积累,从而使大豆产量提高35.7—72.7%。  相似文献   
8.
彬县旱塘地膜油菜适宜播种期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积温法对彬县旱源地区1990-1999年地膜油菜(甘蓝型)播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8月16日-8月20日的5d平均气温与当年最佳播期呈显的负相关。在预测彬县塬地膜油菜的最佳播期时,以8月29日-9月3日作为基础播期,当年8月16日-8月20日5d平均气温(川道)大于22.9℃,最佳播期为9月1日-9月6日,小于22.9℃,最佳播期为8月26日-8月31日,等于22.9℃,最佳播期为8月29日-9月3日,2000年用该法预测地膜油菜适播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1990年、1991年两年的蓝色地膜田间试验,研究了蓝色地膜的光热效应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认为蓝色地膜是很有希望得以推广的一种新型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