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钧  宫清华  宇岩  袁少雄  陈军  黄光庆 《地理研究》2020,39(9):2189-219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城市综合承灾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交通等承灾体特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自然灾害综合承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客观赋权的信息熵法,建立城市综合承灾能力定量分析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综合承灾能力指数,分析各城市自然灾害综合承灾能力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综合承灾能力指数变化范围为0.1886~0.6615,广州和深圳相对较高,肇庆和惠州相对较低,各城市自然灾害的承灾能力和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大湾区城市群整体承灾能力的短板效应,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承灾能力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大湾区城市综合承灾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苏经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同时,还兼任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城镇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筑防火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火险等级概率预报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市是火灾发生频率较高的城市,仅2002年2月26日一天,长春市就出现334起火灾。火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春市每年因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根据长春市城市防灾减灾的需要及气象服务向相关领域拓展的需求,课题组研究了长春市火灾次数(或火险等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开发研制了长春市火险等级气候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以切实抓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监管为目标,以制定、修订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重点,加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加强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施工质量监管,加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推动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和加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防灾和工程抗震水平。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作好工作部署一是按照国务院立法计划,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起草工作。二是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  相似文献   
5.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关系到城市灾害预警、预案、灾害风险管理、城市防灾规划等诸多方面,是城市安全和人类安身的基础。该文从城市防灾规划的需要出发,首先,定义了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内涵,针对城市防灾规划的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评价目标,构建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评估流程。其次,将风险分析过程分为致灾因子分析、暴露性分析、脆弱性分析3部分,并介绍了常用的评估方法。最后提出:服务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应搭建时空桥梁,强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成果在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应用;着重将多灾种风险评估服务于综合规划,单灾种风险评估服务于专项规划;通过完善评估模型,合理运用GIS、RS等技术深化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评估在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城市的持续繁荣发展,人类根据宝贵自然灾害事件的教训、经验、技术问题就城市防灾交换意见,认为: (1)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决不是抗震性强的城市,人们太习惯于大地平衡状态。随着城市生活的方便性增加,反而使田园地带安全性降低,大家对城市化发展增加危险性的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对策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全球地震灾害的回顾及主要特点着手分析。阐明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我国许多城市处在地震易发多发地带,一旦地震发生,对城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最后,针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罗森波 《广东气象》1996,(1):22-23,9
1现状防灾气象警报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过了推广应用、发展高潮到巩固发展三个阶段。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已开始出现“滑坡”苗头。一些单位和用户在其经济景气时愿意使用气象警报系统,一旦本部门经济效益差,他们就觉得防灾气象警报系统是一种多余的负担,不愿使用。还有个别行业尽管经济效益较好,也不愿意使用气象警报机。这主要是他们对防灾气象警报系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一旦受灾所造成的损失。如广州市一家工厂,经多次动员也不愿意使用防灾气象警报机,结果在1994年4月,由于受暴雨…  相似文献   
9.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探讨了致灾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定义;提出气象灾害等级多指标并存的划分方案;认为气象预案应以预警信号为主线,贯穿于防灾减灾的全过程。应急预案应从城市防灾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科学、高效、全面地发布预警信号,对气象部门的综合监测、风险评估、预报预警等基础工作加以规范;应该通过应急预案形成有效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城市防灾信息系统的构成,简要介绍了总控模块在防灾系统中的作用,阐述了总控模块在系统中对各子系统的调度、协调、监控、传递信息以及交换数据等功能。并提出了构建总控模块所应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