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时间域航空电磁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往往在测量过程中受到天然和人文噪声的干扰.如果不能很好滤除这些电磁噪声,那么将会降低资料质量、影响反演的精度,甚至获得错误的解释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去噪方法,通过核主成分分析提取叠加后衰减曲线的主成分,然后使用能量占比方法分离反映地下介质的有效信号和噪声,最后使用反映地下介质的特定成分进行重构.本文所推荐的去噪方法不仅能剔除天然噪声,例如天电产生的尖脉冲或者振荡,而且能有效地抑制人文噪声.分别使用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去噪方法,以及AeroTEM软件的处理方法对同样的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其结果.处理结果表明:所推荐的去噪方法要优于AeroTEM软件.  相似文献   
2.
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往往在测量过程中受到天然和人文噪声的干扰.如果不能很好滤除这些电磁噪声,那么将会降低资料质量、影响反演的精度,甚至获得错误的解释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去噪方法,通过核主成分分析提取叠加后衰减曲线的主成分,然后使用能量占比方法分离反映地下介质的有效信号和噪声,最后使用反映地下介质的特定成分进行重构.本文所推荐的去噪方法不仅能剔除天然噪声,例如天电产生的尖脉冲或者振荡,而且能有效地抑制人文噪声.分别使用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去噪方法,以及AeroTEM软件的处理方法对同样的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其结果.处理结果表明:所推荐的去噪方法要优于AeroTEM软件.  相似文献   
3.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是一项利用天然电磁场探测地球介质相对电阻率与介质埋深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此项技术主要探测在天然电磁场作用下在近地表形成的综合电场的垂直分量,根据其频谱的局部变化构制岩层相对电阻率与埋藏深度的直方图,进而对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特征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本文主要以探测实例说明本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其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依据一定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的方法,给出了源谱为单众数的这类特定的远区天电脉冲波沿地-电离层波导传播时,其频谱分布中心对应的频率所具有的漂移规律,并对该规律的可能应用给予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工作机理的定性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的部分应用实例曾在本刊做过介绍,本文以应用实例为依据,对本项探测技术的工作机理做一些定性解释.在电磁能量的返回方式,测量对象与探测结果的表示形式方面,与典型大地电磁法进行了比较.简要叙述了本项探测技术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7.
张其林  田野  陆高鹏 《气象学报》2014,72(4):805-814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通过综合考虑电子热效应和电离、吸附效应的非线性变化,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2D FDTD),建立了对流层-中高层大气电动力耦合模式,分析了中高层大气电参数的非线性效应对地闪回击电磁场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微秒量级的地闪回击辐射场而言,在60 km以下,由于弛豫时间为毫秒量级,不需要考虑电参数的非线性效应。而在60 km以上的空间,由于弛豫时间快速减小至小于微秒量级,必须考虑电参数非线性效应带来的影响。如果考虑中高层大气电参数非线性效应,距地面90 km高度处地闪回击辐射场峰值明显减小,其中,垂直电场受影响最明显,场峰值最大可减小75%左右,而水平电场受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垂直电场脉冲持续时间为几百微秒,而水平电场脉冲持续时间仅为几十微秒,电磁场脉冲持续时间越长,受微秒量级中高层大气电介质弛豫时间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